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金典游乐:从“制造”到“智造”
2010-07-05

  今年3月,第20届中国国际游乐设施设备博览会在北京盛大举行,会上国内100余家游乐设施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与来自美国、荷兰、意大利等16个国家的游乐业精英同场逐鹿成为了本届博览会的一大看点,这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世界游乐行业更加看重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中国游乐业的兴起起源为舶来文化。80年代初,仅日本赠与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登月火箭”、“直升飞机”、“推土机”、“打地老鼠”4种游艺机,引来了络绎不绝的游人排长队争相乘坐。不久,中国第一台仿制的大型游艺机“登月火箭”的问世,标志着国产游艺机的诞生,从此中国游乐园事业步入了起步阶段。

 

  北京金典游乐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菊芬女士讲述当初发展状况时说:“以日本的机动游戏与欧洲的童话故事为背景的游乐项目和美国迪斯尼动画文化常常占据我国绝大多数游乐产品,偶尔兼有中国传统的杂技表演客串。”

 

  进入90年代,国内逐渐兴起一种以古典名著为题材的观赏型主题公园,如西游记宫、封神演义宫等,颇具民族色彩,增加了一些电动效果后,初期亦能受游人欢迎,然而因为技术未能做到真正刺激游客,很快遭到国人抛弃。此后,我国游乐业的发展处于长期“拿来”仿制的“爬行”阶段。

 

  陈菊芬女士认为:“我国游乐行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多数游乐设备制造企业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偏小,产品包装差、缺乏科技含量,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面临提高;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缺乏能够形成品牌效应的知名文化企业和品牌;缺乏文化游乐创意、经营和管理人才;因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游乐行业的布局失衡,游乐园(场)经营缺乏特色和创新,宣传包装差等,成为当时我国游乐产业与国际游乐产业存在极大差距的主要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型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作为一种同时具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文化产业属性的新兴产业,游戏游艺产业在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国内游戏游艺产业发展迅猛,每年以40%的增长速度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游戏游艺产业的产值超过了100亿元,逐渐成为一个新兴崛起的产业。

 

  北京金典游乐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生产游乐设备及教玩具产品的企业来说,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经营宗旨,已发展成为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型游乐设备生产厂家。在自我创新方面,公司拥有先进的CAD设计系统,可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和场地的大小进行量身订做,兼可为客户提供室内、室外游乐场总体规划,专业主题装饰设计、安装及维修一条龙服务。历经多年的技术革新,公司已成功开发出一系列集设计独特,造型新颖、寓知于乐等优点的大、中、小型游乐设备。公司的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并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

 

  不过,在游乐产业化过程中,当一个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已经不是由技术决定一切,研发环境、市场环境、科技政策、金融运作等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会越来越大。而让企业变成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陈菊芬女士却显得信心十足,“只有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才能使我国游乐业提升一个新的水平,逐步实现‘由国外引进技术’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智造’的过程”。(万丹柯)
 

     相关链接
    ·北京金典游乐:从“制造”到“智造”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首开座
    ·北京24家社区医院24小时开诊 方便市民晚间
    ·北京高校大学生见习就业服务周近日启动 240
    ·北京市百家医院已实现检查结果互认 避免多
    ·北京地铁亦庄线近日开始动车调试 达到稳定
    ·北京全市2010年街道办事处主任轮训班日前结
    ·北京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编辑记者延
    ·北京市启动“保护生命之水 建设绿色北京”
    ·北京警方上半年在城乡结合部重点地区设立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18室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