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梓生,安徽旌德人。 1918年随父就读于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受教师恽代英、萧楚女革命思想影响。 1923年考入南京南方大学,1925年转入上海法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织梦好,好织梦
1927年3月,谭梓生受党指派回乡开展革命工作。按照上级指示,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被北伐军第二军第六师政治部主任、共产党人萧劲光任命为旌德县县长[XianChang],成为[ChengWei]安徽省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员县长[XianChang]。1927年8月,参加通城起义,成为[ChengWei]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县级红色[HongSe]政权——通城县劳农政府副主席。秋收起义后,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当年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成立茶陵县人民委员会,谭梓生被指派担任茶陵县人民委员会县长[XianChang],成为[ChengWei]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位红色[HongSe]县长[XianChang]。 1930年初,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9月26日在南京雨花台殉难。 dedecms.com
上午炽热的阳光穿过葱茏的树木,投射到恽代英、萧楚女铜质塑像上,光影斑驳,两位先烈一坐一立,面容坚毅,目光炯炯……这里是百年名校宣城[XuanCheng]中学奋飞广场,90多年前,谭梓生在此求学,深受这两位中共早期著名领导人的影响,最终踏上波澜壮阔的“红色[HongSe]之旅”。 织梦好,好织梦
6月9日上午,宣城[XuanCheng]中学书声琅琅,和平安详,学生们进进出出,青春勃发,已经难以寻觅到20世纪20年代风雨如磐的岁月痕迹。那时这所学校还叫安徽省立第四师范,晚清秀才、旌德县名士谭韵南先生1918年9月被该校聘任,20岁的谭梓生随同父亲就读于此。 织梦好,好织梦
在宣城[XuanCheng]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虎山眼里,正是在宣城[XuanCheng]四师,家境殷实书香门第出身的谭梓生眼界大开,从一个懵懂的爱国学生成长为学生民主运动骨干。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消息传到宣城[XuanCheng],谭梓生闻风而动,积极参与集会游行和筹建“宣城[XuanCheng]学生联合会”。不久,宣城[XuanCheng]四师爆发反对军阀劣绅统治学校的“择长易师”“三拒绝”学生民主运动,谭梓生成为[ChengWei]学生骨干。 copyright dedecms
1920年的宣城[XuanCheng]四师,因为恽代英、萧楚女的先后到来,成为[ChengWei]皖南地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当年11月上旬,安徽省教育厅任命思想开明的宣城[XuanCheng]四师英语教员章伯钧先生担任校长,恽代英和萧楚女先后应聘任教,他们在这里推广新文化,革新教育,使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谭梓生深受影响,境界大开。 织梦好,好织梦
恽代英和萧楚女成为[ChengWei]谭梓生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宣城[XuanCheng]四师也成为[ChengWei]谭梓生革命道路的“第一站”。1921年12月,谭梓生转到徽州休宁县万安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继续求学。这以后的10年间,他辗转南京、上海、旌德,最终走向井冈山,成为[ChengWei]旌德县早期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1927年一年之中先后三任党的“红色[HongSe]县长[XianChang]”:全国最早的“红色[HongSe]县长[XianChang]”——旌德县县长[XianChang],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HongSe]政权——通城劳农政府副主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红色[HongSe]县级政权——茶陵县人民委员会县长[XianChang],直至1930年被捕牺牲,在他身上演绎的“红色[HongSe]传奇”辉煌悲壮,令人动容! 织梦好,好织梦
“敬亭拱北,宛水环东,山川明秀郁葱茏。高斋隐隐,叠嶂重重,吾校巍然镇其中。今日少年,断粥身功,将来国家主人翁。前程万里,毛羽需丰,一旦奋飞何其雄!”这是当年萧楚女为宣城[XuanCheng]四师附小写的校歌,传唱一时,想必在四师就读的谭梓生也耳熟能详。 90多年后,声犹在耳,先烈们的音容笑貌、崇高思想和丰功伟绩万古长青!(记者张敬波) copyright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