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危桥改造提升出行安全--中图社
2011-05-04

  半个月前,怀宁县洪铺镇水泥经营户谢星林购买了第二台货车,以便更及时地为周边乡镇用户送货。 “前几年就一直想再买台送货车,但考虑到十平路上的几座危桥,没敢买。现在危桥改造[GaiZao]加固了,新车买来放心跑,半个月一天都没停过。 ”谢星林笑呵呵地说。十里铺至平山公路[GongLu]是怀宁县的重要县道,但7座危桥的存在曾让这条路通行能力严重受限,随着安徽省逐步加大农村[NongCun]公路[GongLu]危桥改造[GaiZao]力度,该县公路[GongLu]部门投资200多万元对这条路进行危桥改造[GaiZao],消除了安全隐患。 织梦好,好织梦

  在全省基本完成农村[NongCun]公路[GongLu]“村村通”建设任务之后,农村[NongCun]公路[GongLu]危旧桥梁的大量存在,成为困扰群众安全出行和农村[NongCun]生产经营活动的严重“瓶颈”。从今年起,安徽省将农村[NongCun]公路[GongLu]危桥改造[GaiZao]纳入33项重点民生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逐步完成对全省县、乡、村道上的6400多座危桥的改造[GaiZao],今年内计划投资8亿元启动900多座危桥改造[GaiZao],消除桥梁结构安全隐患,杜绝因技术状况等原因引起的桥梁垮塌等安全事故。

内容来自dedecms

  为保障资金投入力度,安徽省明确将县级政府作为危桥改造[GaiZao]项目的责任主体,同时规定,纳入农村[NongCun]公路[GongLu]危桥加固改造[GaiZao]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已在2009年公路[GongLu]养护统计年报危桥明细表中;中型以上危桥加固改造[GaiZao]方案经省农村[NongCun]公路[GongLu]危桥加固改造[GaiZao]民生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评审通过,小型危桥加固改造[GaiZao]方案经所在市农村[NongCun]公路[GongLu]危桥加固改造[GaiZao]民生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评审通过;前期工作完成,施工图设计已经批准,具备开工条件;项目业主明确;资金筹措方案确定。危桥改造[GaiZao]项目启动后,必须严格按照支出预算、项目工程进度以及项目配套资金的到位比例,及时拨付危桥改造[GaiZao]建设资金。一旦出现擅自改变专项补助资金用途、不足额及时配套地方自筹资金等行为,相关部门将核减、收回专项补助资金,并在全省进行通报批评。 copyright dedecms

  危桥改造[GaiZao]工程项目将建立全流程的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危桥改造[GaiZao]工程开工前,项目业主要向交通质量监督机构申请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中也将进行监督检查,项目完工后由质监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和鉴定,未经验收的,不得交付使用,同时,还实行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制度,质量保证金为施工合同额的5%,只有在项目缺陷责任期满、经过竣工验收后,质量保证金才能返还。如果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等情形,也将核减或收回补助资金,并通报全省。 dedecms.com

  【政策链接】

dedecms.com

  “十二五”期间,农村[NongCun]公路[GongLu]危桥改造[GaiZao]项目计划投资4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5亿元,省市县补助15亿元,省与市县按7:3分担。 2011年计划投入8亿元,其中:中央投入5亿元,省财政承担2.1亿元(其中燃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承担1.3亿元),市县承担9000万元。 (通讯员陈远功 记者胡旭)

织梦好,好织梦

 相关链接
·让村民走放心路 马鞍山今年改造10座农村危桥--中图社
·“转企改制”活力迸发--中国图鉴
·去年阜阳专利申请量1404件位居全省第六--中图社
·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全国第一--中图网
·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200户--中图网
·轨道交通1号线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图鉴
·太湖切实加强“两非”案件打击力度--中国图鉴
·百名消防官兵油库“灭火”--中国图鉴
·从只会卖梨 到学会“卖花”--中图网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确定为地铁(图)--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