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西路[XiLu]是蚌埠市连接市区与京台高速公路的唯一重要通道,当地人形象地把这条路称为通往蚌埠南大门的“主动脉”。 2009年底,蚌埠市斥资3亿元将全长9.56公里的蚌西路[XiLu]改造成为一条景观大道。 copyright dedecms
近日,记者[JiZhe]行经该路却发现,通车不到半年,这条景观大道已经“伤痕累累”。除了沿线居民在绿化带倾倒垃圾造成路面垃圾横飞外,路边有多处电线杆被撞歪,压路石被损毁。该路的一位养护人员还告诉记者[JiZhe],在刚刚通车的前3个月,作为工程的最大亮点,照明设施频遭“暗算”,被盗光缆近3000米。 dedecms.com
社会公共设施遭破坏,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蚌西路[XiLu]现状形成的原因具有普遍性,如不法分子利欲熏心的偷盗行为、路边村民一些难改的旧习、一些司机违规随意行驶、少数人不爱惜公共设施等。但即便如此,如果加强管理[GuanLi],效果会好得多。 dedecms.com
据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JiZhe]透露,该路内部管理[GuanLi]体制尚未理顺,是造成养护管理[GuanLi]捉襟见肘的重要原因。原来,蚌西路[XiLu]改造后,涉及蚌埠市住建委、公路局、路灯管理[GuanLi]所等多家部门联合管理[GuanLi],需要多方协调、筹措人员和经费。但是时至半年,道路管理[GuanLi]工作仍无法从建设方转交相关部门。那些看得见的损失,实际上也就变成“看不见管理[GuanLi]”的行政成本了。 内容来自dedecms
记者[JiZhe]不禁感叹,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当然是关键。而要真正保证蚌西路[XiLu]的畅通、美观,绝非一蹴而就,政府相关管理[GuanLi]部门必须统筹考虑,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不仅建好路,更要护好路!(记者[JiZhe]丰静、郭耀华) 内容来自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