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铁路建设历史上瞬间突水量最大的隧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双线贯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湖北恩施1月10日电(记者 王四新 通讯员 贺林 周建国 徐云华)经过中铁十一局集团建设者4年之久的奋战、攻克多个世界性技术难题、战胜19次特大突涌水,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瞬间突涌水量最大的隧道——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今日凌晨2时终于双线贯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承建的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地处清江源头地带的深山峡谷之中,右线长7879米,左线长7836米,需要穿越数不清的特大富水隐伏溶腔、岩溶峡谷、煤层、天坑、溶缝、落水洞、断层破碎带、地下暗河和山中暗湖等特殊地质带,被称之为建筑在地下长江上的隧道,其艰险程度和安全风险之大实属罕见,因此而被列为世界级施工难题和全线8大风险隧道之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2004年6月开工以来,马鹿箐隧道就先后发生19次特大突涌水,2006年1月间发生的特大溃水,瞬间淹没3200米的隧道涌出洞口,突水量每小时达70万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马鹿箐隧道施工的艰难,铁道部和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多次组织国内地质、水利、土木工程等专家调查会商,研讨通过溶腔、治理水患的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比选、优化调整,研究制定了“排水减压、注浆固结、超前支护、暗挖通过”的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对“突水”难题进行了科技攻坚,在超前地质预报综合物探技术、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安全质量控制、过岩溶高压富水段堵水施工技术、突水突泥治理施工研究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首创了高压富水溶腔“释能降压”隧道修建工法,填补了我国岩溶隧道修建技术空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4年多时间的连续奋战,终于通过了宜万铁路最大“水仓”,攻克了最大的施工障碍,标志着宜万铁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关键性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