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施工阶段,都与世界级的技术难题相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武汉长江隧道开启穿越江河湖海新时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2月28日,随着中国中铁隧道集团联合体总承包的“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调试运行,武汉开启空中、桥梁和地下隧道的立体交通格局。“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穿一隧道过江底,以联结两岸。”孙中山先生百年前的美好想象,如今付诸现实。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照世界先进标准建设的武汉长江隧道,是目前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这里地质条件复杂,13种围岩构成的地层上软下硬,挖掘难度超乎想象。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指挥长万姜林直言,江河上建隧道要遇到的问题,在这里都相继出现。几乎每一个施工阶段,都要与世界级的技术难题相伴。 tujian.org 武汉长江隧道从水面到底部深57米,江水压力极大,盾构机要避免江底带压进仓作业,就要尽可能地一次穿越2500多米的江底。为了避免中途换刀,中国中铁隧道集团专门对刀盘和刀具进行耐磨性设计,根据江底地质变化设计不同的刀具位置和作业方式,最终顺利实现盾构机长距离掘进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关专家认为,武汉长江隧道创造了盾构机在高水压、强透水、软硬不均复杂地质条件下一次掘进2500多米穿越长江的成功先例,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隧道施工的现代化水平。 tujian.org 从隧道顶部到6层高的武汉理工大学电教大楼,相距仅仅7米。这是武汉长江隧道施工风险重重的缩影。为给“万里长江第一隧”保驾护航,科研人员参考国内外穿江越海等水底盾构施工经验,编制完成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及应急救援预案,为这条江底巨龙上了一道又一道“保险”。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长江流域正在兴起地下空间开发浪潮。除武汉长江隧道通车外,上海、南京长江隧道正在加紧施工中,杭州、重庆等沿江城市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越江交通发展计划。著名隧道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认为,武汉长江隧道在科研技术及信息化施工方面的众多革新,标志着我国穿越江河湖海隧道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为目前正在规划或筹建的其他穿江隧道,起到非常有价值的示范作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