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记者 沈刚 高柱 tujian.org 12月30日,当四川地震重灾区之一的青川县困难职工潘香珍老人从县总工会领导手中接过500元的新年过节费时激动不已。该县总工会为了让困难职工过好新年先后为487名困难职工发了新年过节费。中图社记者 于文国 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有什么可怕的?我们早就习惯了。昨天下午,我们这里不是又经历了4.9级余震吗?”坐在四川极重灾区青川县上坪安置点的板房里,68岁的县林业局退休职工袁代儒笑嘻嘻地对记者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青川人而言,余震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自“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截止到12月29日12时,该县已发生余震上万次,其中,6~6.9级余震4次,5~5.9级余震10次,4~4.9级余震65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里是余震频率高发地。但没关系,我们既有耐心,更有信心!”袁代儒再次重复青川人喊出的口号:“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青川县城的滨河路沿路市场,72岁的杨天秀摆了个小摊兜售服装。地震前,她已在旁边的小商品市场摆了十几年摊,地震后,家里的房子垮了,小商品市场也塌了。好在,儿子、儿媳、孙子都安然无恙。 tujian.org “我们不能光靠别人的同情、帮助,生活还得靠自己呀!”杨天秀说,他们家从垮掉的房子里挑拣出能用的木料,搭起了简易房。两个月前,杨天秀在沿路市场摆起了小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卖些衣服鞋帽,每月多少有千元收入。儿子忙着打零工,儿媳准备节后出去打工……日子会好起来的,明天会更好。”杨天秀说。 tujian.org 同样被地震毁掉房子的杨春华,也在原来的地点建起了简易房,并开了家小食品店。“虽然来买的人不多,但每月也有好几百元的利润收入,基本生活完全能维持下去。” tujian.org 她现在感到很满足。“一家人都好好的,这就是天大的幸运。就在我们家对面,一座房子倒了,死了5人。相比之下,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她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的丈夫吴先生,地震前就做些小生意,震后一直中断。“等过了节,还得继续闯。如果在青川做不好,我还得跑到广元市去做。不管怎么说,都不能总望着政府和别人来救助。” tujian.org 青川县城的许多废墟已清理干净,不少人家建起了简易房,在频繁的余震中开始新生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山珍市场是青川县城伤亡人口较多的地点之一,当时整个市场都被瓦砾所覆盖,但现在山珍市场已从废墟中“冒”出来,只是由楼房换成了平房。商店营业了,酒店开张了……一度冷清的县城,如今又热闹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青川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有72%恢复生产,商贸企业恢复经营达85%.电解锰1.5万吨生产线已竣工,川珍实业菌种繁育中心已竣工,金石硅业1.2万吨方石英第一条生产线即将投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的日子呀,就像这蒸花卷的蒸锅——蒸蒸日上!”青川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田行卫指着受灾群众板房里的蒸锅说,“我们不会倒下,我们在努力,青川在加油,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中图社四川青川12月30日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