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责任 多措并举把农民工援助行动落到实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宜昌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张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9年2月17日) tujian.org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宜昌市现有农民工63.57万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市返乡农民工达16.2万人。春节过后,已有9.2万名农民工顺利返岗就业,仍有7万名返乡农民工等待就业,占返乡农民工总人数的43%.针对严峻的农民工就业形势,我们将按照全总实施的“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统一部署,积极行动,强化措施,全力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援助工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强化工作责任,确保援助行动顺利开展。一是按照全总的统一要求,成立农民工援助行动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二是加强与劳动、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工作联动机制。三是全市工会筹集1000万元(其中市、县工会投入650万元,争取财政补贴250万元,社会募集100万元),用于开展农民工就业创业援助工作。四是在全市乡镇(街道)工会建立农民工动态监测点,全面掌握农民工数量、培训就业情况、创业意向和生活状况等。五是明确工作责任,逐级分解指标,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年终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农民工援助行动”落到实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健全就业服务模式,多种方式实现农民工就业。一是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健全以县、乡、村工会和劳务就业服务机构为基础,以工会协理员和劳务输出协理员为辅助的农民工就业服务网络,形成“免费培训、典型带动、品牌推介、创新服务”的工作模式。二是市工会投入100万元,在三峡大学等3所院校建立农民培训基地,联合宜昌万方职校等10个培训机构和湖北宜化集团等35家大中型企业对2万名农民工进行种植、养殖技术、酒店管理服务、家政服务、烹调技术、电工电子、家电维修等技能培训。三是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为返乡农民工就业搭建平台,有组织地向长江三角地区等地输送农民工3万人。四是深入乡村和车站、码头等农民工聚集地发放《就业线路图》等宣传资料,发布劳务资源和用工需求信息,介绍安置农民工就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开展创业扶持服务,大力实施“回归创业工程”。我们将以实施这一工程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支持1200名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实现带动15000名农民工就业。一是小额担保贷款扶持600名农民工创业。市总工会拿出100万元,各县市区工会分别拿出10-15万元,与地方担保公司合作,按1:5的比例扩大(放贷1300万元),为他们每人提供2-3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二是争取社会力量扶持600名农民工创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商,从立项、选址、办证,以及物资援助等方面为他们创业提供服务和支持。三是选树创业示范典型,进一步激发农民工就业创业热情。将评选表彰10名“就业创业之星”、10名“技能学习之星”、10名“技术创新之星”、10名“五小活动之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拓宽岗位援助渠道,努力挖潜农民工就业岗位。一是倡议全市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敦促企业不欠发农民工工资、不随意裁员;二是加强与产销两旺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在全市选取40家大中型企业作为应急情况的岗位储备基地,为1万名农民工实现再就业提供就业岗位;三是抓住宜昌深圳工业园建设全面启动的机遇,及时掌握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协调优先安排1万名农民工在工业园区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完善维权服务网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在市总工会及4个农民工人数较多的当阳、枝江、宜都、夷陵区总工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由具有律师资格的工会干部负责此项工作,同时聘请人民法院法官担任调解员。二是与武汉市、北京海淀、天津塘沽等15个友好城市工会建立异地维权联动机制。三是建立异地维权基金。市总工会预算50万元专项资金,对开展异地维权的基层工会给予资金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六、加强援助机制建设,做大做强工会帮扶品牌。一是坚持“三个舍得”:舍得拿出最好的场地、舍得配备最优秀的干部、舍得投入最充足的资金,2009年市、县两级工会和企事业单位预算200万元资金,同时争取财政部门支持250万元,用于农民工援助和服务。二是坚持“一站式”、“一条龙”:通过健全的全市工会帮扶中心网络和乡镇(街道)、大型企业工会帮扶站,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帮扶和维权服务,重点做好农民工登记入会、信访接待、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就业帮扶、追讨欠薪、争议调解和跨地域维权工作。三是坚持“第一时间”:对因失业或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农民工,第一时间纳入困难职工档案,第一时间实施工会帮扶,确实叫响、做实“农民工有困难、要维权找工会”的口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