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创一流 tujian.org ——来自海安县总工会的系列报道之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9月中旬,海安县64名县、镇(系统)工会干部集中到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接受了为期6天的培训,系统学习十七大与工会工作、劳动合同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等政治、法律和业务知识。对海安工会来说,此次高规格、长时间、多内容的培训在工会干部培训史上有着首开先河的意义。更赋有特别意义的是,在以考核成绩第一的身份首批跨入江苏省工会工作模范县行列和获得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殊荣后,海安工会人已迈上了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征程,此次进京培训便是一次特别的誓师动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是干事兴业的第一要素。“工会是职工群众的自愿结合组织,如果自身队伍不强、作风不硬,哪来吸引力和凝聚力?”海安县总主席段仁贵自豪地对记者说:“这些年,海安工会工作之所以能创先争优,摘金夺银,关键是得益于有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工会干部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此,海安工会不惜投入经费和精力,从2001年开始坚持不懈地推进以“精干有为”为目标的“强基工程”。他们强力推行“传送式”培训模式,即统一组织镇(场)、系统(产业)的工会干部到省总干校集训;然后再由县总到镇(场)、系统(产业)设点办班,培训基层工会干部。这种方式既便于组织管理,又加强了监督,很受工会干部欢迎,被誉为工会干部培训“海安模式”。据统计,近5年来,“海安模式”已使212人次的镇、系统工会干部集中到省、市参训,1039人次的新上岗基层工会干部受训。同时,海安县总还举办了各种主题教育和适应性培训班120期、培训各级工会干部1.2万人次。 tujian.org 在此同时,海安县总通过不断建章立制来规范队伍建设。建立并实施了镇、系统工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制度化地把镇级工会干部的考核管理纳入了党建工作考核体系。类似还有《海安县总工会机关工作人员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县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向县总全委会和镇专职工会干部向县总常委会述职制度》等,这些规范化、制度化激励考核机制让每个工会干部干有目标,行有规范,优有实惠。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立工会干部“优生”和监督机制,是实现其队伍持续发展之本。从2002年开始,海安县总在基层工会中探索推行直选办法,为工会干部优选开辟了通道,一批年富力强的工会干部陆续登上了工运事业的舞台。现在这项制度已全面推行,较大的改善了基层尤其是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为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此基础上,海安县总又大胆“试水”基层工会主席竞选机制,架设更为公平、开放的工会主席“优生”平台。2006年1月27日,首位通过竞选产生的工会主席王春明在江苏联发集团纺织整成分工会上岗。此后,陆续有30多位企业工会主席通过竞选成为了职工“代言人”。这些竞选上岗的工会主席责任心和使命感空前增强,变过去的“要我干”为“我要干”,工作认真、学习努力,群众评议满意率都在90%以上。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素质提升、机制激励、民主选举等一系列彰显海安特色的创新体制和机制,催生出一支倍显生机和活力的海安工会干部队伍,他们向党政、职工和社会交出的是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海安县总因此成为了全省县级工会工作的排头兵。这,或许就是海安工会现象的本源。(中图社记者 鲍冬和 通讯员 王君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