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医改方案终于出台。中图社4月6日受权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新医改方案中,《意见》最大的亮点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从今年起3年内,中国将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明显缓解中国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些具体措施,的确令人期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从“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对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新医改方案的发布实施,并不意味着当前所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前,医疗界存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党政干部等特殊群体占据比重过大;机制混乱,以药养医、以器械养医现象普遍存在;医疗投入严重不均衡,农村医疗水平极度低下;过度趋利,部分医生医德医风败坏等等问题还较严重。加之由于医疗改革没有突出普惠性和公平性,导致改革路径趋于市场化,产生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医改新政来破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前车之鉴告诉我们,要取得改革成功,不仅要有好的愿望,更要有好的体制、机制,以及好的落实制度,不厌其烦地抽丝剥茧,消除各种阻碍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障碍。应认识到,地方财政投入能否“如愿”增加,药品生产、经销企业会不会变通博弈,医德医风应以怎样的规范约束来提升,群众对“细节”的认可程度等等,都将直接、间接影响新医改的实施效果与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医改落实要突出普惠性和公平性,那么,我们所期待的新医疗体制改革应该是细之又细。如怎么样让老百姓付得起看病钱?怎么样让老百姓看得上病?怎么样让老百姓吃得起药?怎么样让医院能维持发展?这都需要政府一步一步来落实。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作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落实中央已经明确的各项政策,细化、实化各项配套措施。 tujian.org 笔者认为,新医改突出普惠性和公平性,最紧要的是首先要解决少数公民的大病治疗救治问题。如对于癌症、白血病、尿毒症等大病的治疗,不要说贫困家庭承受不起,即使是中上层收入的家庭也很难承受。所以,各地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大病救助制度。让百姓摆脱看不起大病的困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另外,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需要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在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中,会遭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惯性冲击,所以,在实施新医改时,必须要保证各项医改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政策的有效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所以,各级政府要穷尽一切执政智慧与能力,让这项公共品价廉物美、惠及民生。同时必须是立足现实,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突出普惠性和公平性,“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策责任和投入”,让公立医院真正姓“公”,让新医改承载看病不再贵、看病不再难,这才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 (沈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