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推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图鉴 > 特色历程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彰显
2009-06-03

  历史上没有哪一种社会制度能够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优越的社会制度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发挥最好的救灾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成为动员、组织和凝聚社会力量抗击灾害的强大政治保障。去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灾后重建任务之重、动用人力财力之多、恢复重建速度之快,史所罕见。一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取得了灾后重建的重大阶段性成果,铸就和弘扬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tujian.org

  举国体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发挥了核心作用和关键作用,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能力和先进性充分展现。地震发生后,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建立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紧急调集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精心部署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先锋队”、灾区人民的“主心骨”、受灾群众的“贴心人”。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展现。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党和政府坚持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将“以人为本”贯穿于抗震救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充分尊重和保障人的生命权。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第一线,夜以继日组织指挥抢救被困群众。广大干部群众、人民子弟兵、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舍生忘死,托起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闪耀着尊重、珍惜、善待生命的人性光芒。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表达全国人民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体现出全民族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以人民利益为重搞好灾后恢复重建,及早科学规划和部署安排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力量加快灾后新家园建设,让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震后不到3个月就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政治制度优势充分展现。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党中央果断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和人民军队立即投入抗灾救灾斗争。“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短时间内,集结了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近10万医疗卫生人员,动员了20多万志愿者,调集了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和救灾物资。全国各省、市、区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援,使抗灾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中央财政大力支持,部分省市对口支援,全国人民热情帮助,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谱写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一曲曲壮歌。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织动员能力和物质保障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大检阅和大展示。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和灾后重建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效率、组织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实力雄厚: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tujian.org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经济飞速发展,积累了深厚“家底”,为战胜特大地震和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强大的综合国力为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应对自然灾害需要经济实力。抗震救灾中,紧急调动数十万救灾抢险人员,紧急调配数百亿救灾资金,紧急向灾区运送上百万吨食品、衣被、帐篷等生活品和燃油、煤炭等急需物资。地震发生不到一个月,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34.58亿元。为解救被困人员和运送紧急物资出动飞机数千架次。被地震严重损坏的电网、路网、通讯设施等,在最短时间内就得以迅速修复。恢复重建中,中央财政给予灾区极大的支撑,同时北京、广东、上海等省、市对灾区的县(市)连续3年进行对口支援,为灾区恢复重建注入了活力。2008年中央安排了700亿元建立灾后重建基金,以后将继续增加,各级地方政府也及时调整年度财政预算,不断增加重建资金投入。在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新情况下,为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全国共规划了4万亿元投资,其中灾后重建资金就占1万亿元。所有这些,都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不可缺少的物质力量。历史再次印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威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tujian.org

  显著提升的科技实力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为科学救灾和科学重建奠定了技术基础。抗震救灾之所以迅速有效,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了大量先进设备,运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在抗震救灾中,公安部紧急抽调雷达生命探测仪、百吨液压千斤顶、专业救助直升机、海事卫星电话等专业和先进的救援设备,大大提高了救灾效率。有关部门紧急启动9种型号15颗卫星,将灾区的重要信息及时提供给指挥部,并运用卫星网远程会诊、救治伤员。通讯部门在电话线路全部中断的情况下,紧急调运了大批移动通信机站和卫星电话,中国移动的通信保障突击队也空降灾区。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各个环节都大力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适应重建的新要求。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极大地提高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能力和效率,这充分显示了尊重科学,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方位的开放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赢得了宝贵的外援和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融入国际社会。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采取开放救灾的政策,以最快速度将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对全世界公布,积极寻求国际救援人员合作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国际救援人员赶赴救灾现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深入震灾前线;一批批外国记者深入灾区,报道抗灾救灾的进展和中国军民抗震救灾的生动事迹;一批批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和捐款源源不断地抵达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实践表明,中国以开放透明、交流合作的崭新姿态,展示出一个开放自信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精神支撑: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越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激情满怀的灾后大重建,迸发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在空前的灾难面前,中华民族迸发出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使整个世界都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越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为着共同利益团结奋斗的精神境界。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在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全国各族人民把爱国主义与公民责任紧密结合起来,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热爱之情化作迅疾有力的行动,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爱国力量迅速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又一次焕发出绚烂的光彩。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出现在最前线组织指挥;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一队队子弟兵、一支支医疗队、一批批志愿者不断涌向灾区;大量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向灾区运送;一幕幕冒险营救、募捐献血场面感人至深。一时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我们与你同在”、“我们都是汶川人”,成为震撼神州的强音。大地震刚过一周,灾后恢复重建就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全国各地对口援建大潮竞相在灾区展开,对口援建的地区和单位不仅资金到位,而且夜以继日加快建设。全国人民纷纷解囊支援灾区恢复重建,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灾区的支持。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起了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才出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才创造出了震撼世界的人间奇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吃苦耐劳不畏牺牲的优良品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这种精神特质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并在这场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集中地表现出来。抗灾抢险中,英勇的中国人民毫无畏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人民军队冲锋陷阵,白衣战士舍生忘死,灾区群众奋起自救。灾后重建中,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全国上下大力弘扬抗灾救灾精神,集全国之力支援灾区恢复重建,灾区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重建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生死较量不退缩,千难万险不放弃,巨大困难不低头,在灾难中奋发,在废墟上崛起。这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升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新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透明公开、勇于创新,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民主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在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整个过程中,抢险工作紧张有序,重建规划科学合理;赈灾款物公开监督,资金管理制度严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细致,心理疏导周到入微;信息传播方式创新,舆论引导及时有效,书写了人类救灾史的全新篇章。这折射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新变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和善于创新的时代风貌。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产生的强大威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华民族谱写了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壮丽史诗,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实践再次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tujian.org

     相关链接
    ·王兆铮:《共产党宣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彰显
    ·在真读上下功夫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
    ·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不是“普世价值”
    ·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