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牛家庭”的60年:124人大家族四世同堂  |  
            | 2009-08-10   |  | 
      
        |  | 
 
   “最牛家庭”的全家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124口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齐氏家族成为北京人心目中的“最牛家庭”。 tujian.org 
  四代人,第一代7人,第二代50人,第三代53人,第四代14人,最大的92岁,最小的3岁半;一家人50多个职业:火车司机、飞机乘务员、大学教师、部队军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前·改善 tujian.org 
  【镜头】30平方米的平房连住人带码菜,挤得像罐头,第二代成员、长子齐申寅不得不睡在柜台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解放初,齐家10多口人落户京城,靠在北京站卖菜度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年困难时期,拥有20多口人的齐家吃不饱饭,就到饭馆拣切剩下的菜根回家熬菜粥,通常要熬两大铁锅。第一代成员齐士俊舍不得喝,就吃别人家淘米淘下的砂石米,结果得了肾结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困难时期过后,齐家的生活有所改善,但短缺和贫穷仍挥之不去。第二代成员、妹妹齐克珠回忆道:“那种短缺下嘴馋的感觉至今都忘不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初·变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镜头】条件好了,冬储大白菜一买就是1000多斤,蒸馒头一蒸就是一水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齐家生活真正大变样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1984年以后。 tujian.org 
  论吃,粮食管够,冬储大白菜一买就是1000多斤,蒸馒头一蒸就是一水缸,过年还能吃上猪头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论穿,“五一”、“十一”、春节能穿上三身新衣裳。“齐家有个惯例,家里一有人结婚就给所有人扯布做新衣裳,所以我小时候最盼家里人结婚了!”第三代成员、孙女齐一笑着说。 
tujian.org
   1990年以后·飞跃 tujian.org 
  【镜头】2001年以后,每年大年初一,齐家都要举办“家庭春晚”,即使80岁的老太太也会手搭着前面亲人的肩膀,随着音乐跳动前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飞跃!”齐家人异口同声用这个词形容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活,一个个“第一”可以见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0年,第一次下饭馆,现在更是隔三差五出去吃;1991年,买第一台电脑,现在齐氏家族的各个小家,每户都有两三台电脑;1996年,买第一台车,现在整个家族私家车已有20多辆……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tujian.org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