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了一套完整的民族语文工作机构
2009-07-30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15时,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请问,为了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国家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丹珠昂奔]60年来,为了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建立并发展一套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在这方面,例子也非常多。比如宪法里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此外,民族区域自治法、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等12部法律以及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的22项规章对民族语文做出了相关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还制定了民族语文工作条例,共计有自治区级3部,自治州级11部,自治县级9部,如:《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等。

同时,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了一套完整的民族语文工作机构,管理和推动民族语文事业发展,培养和选拔专业人才。这些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律和工作体系,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在财政上进行支持,设立很多专项补助经费等等,在税制改革以后,通过一般性的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的财政转移支付等等,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教育、卫生保障等方面的发展。国家的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乳制品业走出危机实现增长
    ·广东环保资金挪建镇政府综合楼 低保挪作行
    ·温州出租车大规模停运续 部分营运车辆被砸(
    ·温州出租车罢运续:司机称租金高油价涨无利
    ·卫生部批示:督查调研河南农民工"开胸
    ·中国今年第五次调整成品油价 专家普遍表示
    ·中外人类学专家考察云南彝族文化(组图)
    ·教育部发高考诈骗预警 公布各省市举报电话(
    ·襄樊至湛江列车在柳州脱轨 造成至少40多人
    ·海口3万套住宅"无证":开发商失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