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洪灾考验中共新时期干部作风
2009-07-07

新华网南宁7月6日电(记者刘晓莉 陈瑞华)51岁的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七星村委会副主任吕建华在抗洪抢险中,因劳累过度倒在抗洪一线,经医院诊断为脑梗溢血,抢救无效于7月5日6时逝世。

中国南方12省(区)连续数日遭受暴雨袭击,4000万人受灾,损失130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统计显示,截至7月5日18时,受灾地区已达9市63县(市、区),受灾人口369.53万人。灾情发生后,广西各级领导干部不分昼夜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吕建华是无数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干部之一。

吕建华是七星村村委会副主任兼民兵营长、抗洪救灾应急分队队长、共产党员。由于桂林连日持续强降雨,导致江河水位猛涨,漓江创下自1998年来的最高水位147.66米,超防洪警戒水位1.96米。吕建华所在的七星村福隆园自然村就在漓江边,有常住人口2000人,流动人口2万多人。

据吕建华的同事、七星村村委会副主任谢晓春介绍,7月3日一大早,吕建华就出门通知村委下属的22个村民小组组长,“漓江洪峰14点左右到,我们要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组织村民转移。”布置完任务后,吕建华立即带着8个应急分队队员、12个村委会抗洪救灾工作人员来到福隆园村,帮助村民转移物资。

吕建华家浸水后,嫂子周英打电话给他,要他马上回来。吕建华在电话那头说,老百姓都在这里,我还在忙。

一直忙到17时,5000多村民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这时,吕建华说他有点不舒服。”一直和吕建华并肩战斗的谢晓春说。

“几个村民扶他回到家时,我发现他脸色发乌,一进家门,他就瘫倒在地。”吕建华的妻子蒙淑群说。此时,吕建华家里的洪水已涨到两块砖高。

村民们赶紧拨打120,将晕倒的吕建华送往桂林市人民医院,经诊断为脑梗溢血。医生说,吕建华是因劳累过度,并且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引发了脑梗溢血。在医院,吕建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直到5日6时心脏停止跳动。

吕建华的牺牲在当地引起了震动,人们纷纷为失去了这样的好干部而悲痛。已安全转移的七星村村民陈运平说,能够真正为老百姓利益考虑的干部,是受老百姓欢迎和尊重的。

干部作风问题向来是中共考察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干部能否真正履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标尺。前不久,一名官员因将党和人民利益对立而受到严重惩罚,如今,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干部作风问题受到更为严峻的考验。

广西百色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林说,在抗震救灾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在之前所经历的冰雪灾害、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中,个别官员因救灾不力受到处罚。有的官员没有在灾害发生后立即到达一线,有的官员在关心群众环节做得不到位,引起群众的不满。如今,这种现象越来越少。

从2日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领导除需要留守值班外,全部奔赴一线指挥抗洪抢险,各市、县的领导干部把办公室转移到抗洪抢险第一线。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日前在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2009年春季班视频报告会上指出,良好的干部作风历来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在危机和困难面前,领导干部要有联系群众的作风,要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所困、所难、所怨,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帮助群众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黄林说,在一次次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中,各级党员干部的角色意识增强,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和担负的责任,亲赴一线,以解决百姓问题为己任,在百姓心目中树立了良好形象。目前中共所推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干部教育起到了明显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7月22日将现罕见日全食 "夸父追日&quo
    ·昆交集团武定运输公司车辆全部恢复正常营运
    ·乡党委女书记洪水中勇救被困群众
    ·时评:没钱想钱 有钱让钱给逼疯了
    ·统战部组织无党派人士赴内蒙考察可再生能源
    ·安徽出版集团“走出去”战略纪实
    ·时评:“均贫富”要先做可为之事
    ·书记领办重点提案 浙江大力推进政协事业创
    ·落实民进建议 云南多举措帮助返乡农民工就
    ·政协3年力推 重庆3.3亿资金投向190多所养老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