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替谁说话”事件成为全国热点后,许多人不知道,西岗村村民为维护自身权益进行了两年的抗争,却一直收效甚微。(7月6日《中国青年报》)
某些特殊利益集团夺走农民土地,总像探囊取物;而农民失地后维权更是难于上青天。而问题的解决又总是借助于某些意外的“旁门左道”。比如灵宝违法占地事件,若不是地方官一时冲动抓了王帅,地上的项目也就生米做成熟饭了。
当我们为西岗村农民欢呼的时候,我们却不能不感谢逯副局长——没有他那一句“替谁说话”,恐怕到今天,甚至明天、后天,也未必有人来替农民说话。两年来,村民先后向须水镇、中原区、郑州市、河南省最后到国家信访局、国土资源部反映情况,但土地维权行动基本是无功而返。
经适房变别墅问题,是因逯副局长一句话瞬间变成热点新闻后,被捎带着“高度重视”起来的。他那一句“替谁说话”,客观上起到了“替老百姓说话”的效果;老百姓长期抗争无果,最终竟被一句“不当言论”所拯救,惊喜之余,我们不觉得是一种滑稽吗?
百姓总是申诉无门,百姓维权总要祈盼意外的、偶然的峰回路转,沿着某种“旁门左道”实现突破;而身负民意重托的地方公职机构与大小公仆,其失职与失察,却显得越来越无所谓、越来越常态;如果我们对这种“无所谓”与“常态”总是处之泰然,那无异于默认了这种“常态”的正常。(马涤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