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时评:拆迁补偿标准为何要判决才公开
2009-07-06

北京昌平区市民李某,向镇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公开拆迁补偿的法律依据和补偿标准,政府与第三人之间的拆迁协议,以及相关单位征用土地范围面积。当地镇政府以“第三人不同意公开”为由,拒绝了李某的要求。李某将镇政府起诉到法院,但一审法院判其败诉。北京一中院接到上诉后,终审判决政府应向李某公开不涉及其他人权益之外的信息。

如果跳出就事论事,本案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深层次思考,我们不妨从拆迁事项中的“第三人”说起。

众所周知,政府本身不能直接从事商业活动。所以拆迁事项中的“第三人”,几乎就是开发商的代名词。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互动关系:拆迁的补偿标准,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开发商的开发成本。拆迁户与政府的博弈,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就是拆迁补偿政策的不统一、不透明,掌握补偿权的人,自由裁量比较大。而拆迁政策为什么难以透明?我以为还是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造成。被拆迁的老百姓,很多时候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和谁谈判。而这些难缠的问题,恰恰应该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赋予民众的权利来解决。

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本案的警示作用,我以为有两点:一是拆迁补偿政策,不是“藏在袖口里的政策”,政府的法定公开义务,不能因为涉及开发商而有所改变;二是政府在开发商与被拆迁者之间,应该更多体现公共立场,理清与开发商的关系,减少补偿标准与开发成本的关联度,以透明运作来保证拆迁信息能够无所顾忌地公开,以高超智慧将第三方利益与公共利益统一起来,从而做到“保障了一方权益,也不能伤害另一方知情权”。(马龙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郑州经适房土地建别墅调查:村民维权2年未果
    ·福建副省长苏增添兼任福州市委副书记
    ·科学发展是稳定之源改善民生是稳定之本
    ·赵洪祝:可持续发展,要“由里往外”美
    ·赵世炎(人民英模)
    ·吉林率先完成政府机构改革
    ·巩固和发展企稳向好的经济形势
    ·胡锦涛抵达罗马开始访问意大利
    ·山西繁峙县反贪局长资产过亿因信佛热衷公益
    ·代市长王荣称深圳农民工概念将会消失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