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座谈会传出消息,近年来,全国累计供应储备土地71万亩,收取总价款2063亿元。
据统计,全国目前有土地收购储备机构1700余家,累计收购土地总面积超过230万亩,投入收购土地总费用达1965亿元。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使64万亩“生地”变为“熟地”,投入开发整理总费用741亿元。土地收购储备对土地市场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政府掌握土地供应权是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带来的最直接好处。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15号文件,广泛开展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相对集中统一的供地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根据项目要求供应的被动供地状况。不少地方主动根据城市发展和建设用地需求制定供地计划,适时适量向市场供应土地,使政府掌握土地供应权并能够切实调控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供应时间和供应方式。
另外,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还为国企改革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国企改革中“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这一难题的解决。据了解,武汉市累计投入42亿元,腾退280余家企业、单位的10300亩土地,安置职工4.5万人。青岛通过盘活和显化改制企业土地资产,累计解决了4万多个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通过有效的资金运作机制,促进了存量土地资产的盘活,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同时起到了规范市场的作用。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开展,阻断了“暗箱操作”等非市场手段低价买地的途径,保障了土地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为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供地方式的推行创造了条件。据浙江省统计,在储备土地出让中,95%以上是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的。目前,储备土地已经成为各地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的主要来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