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浙江省地质勘查局获悉,浙江今年将把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到农村,同时对农户迁居点也开展地质“体检”,并继续强化、细化城市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灾情预警预报。
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处处长王国武说,浙江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但是以往除了涉及土地征用的建设项目外,对于许多老城区的新建设项目以及一些农民自盖房等,浙江地质勘查部门都难以掌握,造成了一些评估盲点。而有的土地业主则认为平原地区开展地质检测没有必要,不愿意投入资金和时间,也给检测工作造成了诸多困难。
他介绍说,截至2003年底,浙江共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及隐患点5480处,杭嘉湖平原地面累计沉降超过100毫米的沉降面积超过2500平方千米,较往年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去年8月浙江遭遇的“云娜”台风引发多次泥石流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去年年底,先开工后补土地征用手续的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乐清段又发生塌方事故,再一次敲响了地质灾害隐患的警钟。
为此,今年浙江将更全面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非征用土地的评估,同时将此工作向基层渗透,对农村的示范建设和整治工程及下山移民进程中的村庄迁居点也开展地质灾害“体检”,并在国内首次开展小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目前这个省已有200多人专门从事这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王国武说,绝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不规范的工程建设活动有关,而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预防地质灾害的有效手段。为此,浙江在1999年成立地质环境检测总站,对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生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并作为该项目用地审查报批的必备条件之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