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洪滨委员:土地资源利用管理要实现四个根本转变 |
2009-05-25 |
|
刘洪滨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委员,9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必须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四个根本转变。
刘洪滨说,我国耕地从1959年以来几乎呈直线递减,年均减少400万亩,相当7个中等县耕地面积。1996年至2002年耕地减少了1亿亩,占耕地总面积5%,年均下降7%,是新中国建立后耕地减少最快的一个时期。
刘洪滨认为,耕地减少将会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必须实现四个根本转变:
各类开发区要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土地使用方式上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大力推进节约和科学用地,提高集约用地水平,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大力盘活存量土地。要积极探索利用经济手段奖励节约用地的政策;要建立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和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征地补偿费支付约束机制等各种长效监管体系。
耕地保护要从保护面积向保护粮食作物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产转变。保持耕地动态平衡,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在保护耕地的同时,尤其要保护粮食作物面积,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征地要从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向货币补偿和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方式转变。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留地安置”制度,对土地征用超过一定数量的村,留用一定土地,出租或土地作价入股,作为对失地农民的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现地方政府从经营土地向宏观调控土地转变。国家应适时出台相关政策,使地方摆脱圈占土地的利益驱动。要建立国土资源长效监管机制,将国土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作为地方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重要内容,每年由同级人代会审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