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耕地统计数据,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中国工程院士、八六三计划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龚惠兴建议,应加大利用遥感卫星对土地使用、特别是耕地状况进行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龚惠兴对记者说:“利用遥感手段对中国的土地使用、特别是耕地状况进行监测,将有别于传统的统计方法,不仅快速便捷、范围广,而且数据客观,不像传统统计数据容易受人为干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龚惠兴院士认为,中国经济建设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其中耕地资源缺少尤为突出,人均面积不足世界水平的百分之四十,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投身航天事业四十载的龚惠兴称,中国目前在轨运行的两颗资源二号卫星上都装有较高分辨率的CCD相机,应充分利用该卫星图像观测资料,与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多波段优势相结合,为国家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特别是耕地状况,及早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龚惠兴颇有信心地说,中国卫星遥感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理应加强协调,在许可的情况下,做好遥感数据共享,以充分利用中国有限的遥感卫星资源,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