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25”是第15个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并要求开展“土地日”宣传活动,宣传国土资源工作的大局,要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的各项工作,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积极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贯彻落实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珍惜和保护耕地,“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6月23日,上海市房地资源局与上海市土地学会联合举办了第15个“6·25”全国“土地日”主题研讨会。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教授学者和市房屋土地资源局领导,区(县)房地系统的领导及土地科学、土地管理工作者,共1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在这次研讨会上,有七位专家学者和土地管理工作者围绕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从不同侧面畅谈了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如有的学者从理论上论述了只有认识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才能自觉地节约用地;切实贯彻集约用地,才能真正落实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有的科技工作者联系郊县城镇建设发展的实际,认为农村城镇化的过程是城市扩展的进程,占用耕地不可避免,但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强化土地规划,注意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用耕地,这是加速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有的土地管理工作者,联系本地建设发展的实际,畅谈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把存量的建设用地盘活,和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结合起来,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的经验;还有的土地管理工作者从盘活农村老宅基地的角度,分析由于历史原因,郊区农村宅基地是星罗棋布十分分散,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提出可采用置换的办法,把农民宅基相对集中,把置换出来的老宅基地通过土地整理盘活,使农村建设用地更加节约集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研讨会上,上海市房地资源局领导作了发言,他说上海城市要建设,要发展,必然要占用耕地,这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耕地资源是极为有限的,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上海的实际出发,寻求一条为城市发展提供可利用土地的有效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保护上海有限耕地资源的前提下,把大量的存量建设用地盘活起来,通过节约集约利用的途径,合理确定各类建设用地的单位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大降低各类建设占用土地的数量,保证城市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这真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