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第15个全国土地日南京宣传现场获悉,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行集约用地,共开发整理土地573万亩,其中新增耕地258万亩,为节约集约用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记者在南京鼓楼广场看到,在彩旗标语的之间,百余名江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工冒着酷暑,举行第15个全国土地日广场咨询宣传活动,为广大市民进行土地利用、土地市场信息、土地登记发证、耕地保护等方面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宣传人员向市民散发宣传和土地科普材料,耐心介绍相关知识,为市民解疑答难,不少市民积极主动地收集各种相关材料,成为周末广场上的一道风景。
江苏省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省份,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不足l亩,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9%。江苏人口密度高,土地负载率高,产出率高,用占全国1.06%的土地面积养育了占全国5.74%人口,向全国贡献了十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吸引了占全国五分之一的外资。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对土地的需求迅速增长,耕地保护和用地需求的双重压力非常大,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走集约用地的道路。
近年来,江苏各地不断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途径、新方式,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加快了土地资源集中集约利用的步伐,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土地利用三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调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发挥土地资源集聚利用的效应;严格把好集约用地关,出台了《江苏省划拨用地目录》,严格控制限制性产业项目供地,从土地供应上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实施了《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体系》,按照行业、产业、单位面积的投资额确定建设项目供地数量;全面实行市场配置土地资源,进一步规范土地出让行为,在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项目用地时,全部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工业项目用地也开始逐步采用招标、挂牌等方式出让供应,全省土地市场化配置比例不断提高,显化了土地资产价值,增强了土地使用者的用地成本意识,促进了自觉珍惜土地、集约用地。
据悉,第15个全国土地日期间,江苏各地分别开展了国土资源利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街头咨询、散发宣传资料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