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于德福)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在全国地下水染污学术研讨会上呼吁,我国岩溶地下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压力,加强保护已是当务之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拥有3000多条地下河。但岩溶地下水正面临来自城市活动、工农业生产等造成的污染威胁。岩溶地下水遭受污染后,破坏了长江、珠江间的上游生态屏障,打破了地下水系生态系统已有的平衡。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目前尚未完成对这一地区地下水系的调查,被污染的地下水流向何方、受影响的区域处于何处、有多大等未知,对污染的防治、潜在影响的评价等也无法开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此,袁道先呼吁,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相关地方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岩溶地下水的保护,并提出对策建议:要对已知地下河及有关岩溶大泉、储水构造进行调查,并对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对发现已被污染岩溶水,还需查明其污染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的保护、整治规划;查明岩溶地下水系网的分布及运动方向,绘制西南岩溶地下水系图;加强与地下河保护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的试验、研究等。应加强研究的课题包括污染物在地下河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地下河的自净能力、探测地下河的新技术、岩溶地下水系脆弱性评价标准、已被污染岩溶地下水系统的修复技术、解决农业发展与保护地下河的矛盾的技术方法等,通过科研为岩溶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污染后的修复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治理修复已被污染的地下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强调,保护岩溶地下水的关键,是要加大有关调查评价工作的资金投入,这是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基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