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冬梅)急诊医疗水平是市民关注的就医热点问题,本市在近日开始实施的“医疗质量三年行”活动中,把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作为加强医疗安全、改进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确定了急诊会诊到位时间不超过10分钟,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大于80%的指标,并要求各医院必须落实首诊负责制,无条件救治急危患者。
按照卫生部的相关要求,急救患者在获得医院服务上拥有优先权。医院在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药学等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优先向急诊患者提供服务。医院应当制定主要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和处置预案,做到急诊科抢救关键措施及相关医技等科室支持配合有章可循。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
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要设立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保证急救医疗水平,除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外,急诊医师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心电复律、呼吸机、血液净化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本市卫生部门还要求,急诊值班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注册执业医师,进修医师、见习实习医师不得独立应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