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乡镇卫生院十年来就诊增长显著服务亟待提高 |
2009-07-28 |
|
黑龙江新闻网讯1999~2008的10年间,我省乡镇卫生院业务工作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8年平均门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数比1999年分别增加了13.11%和162.04%,乡镇就医率达到89%;但全省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尚需加强和提高。近日,省卫生信息统计中心完成的一项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初步摸清了全省乡镇卫生院10年来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工作效率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等状况,为促进农村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详实资料和重要依据。
10年间状况调研表明,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善、农民增收、新农合保障,农民健康意识增强,就诊数量大幅上升。从固定资产改善的情况看,10年间,黑龙江省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增幅明显,平均年增长速度为9.85%。同时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由1999年的11.14张增加到2008年的16.07张,每千农业人口拥有床位数从1999年的0.62张增加到2008年的0.75张。在此期间,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年均增长速度为4.15%,每千农业人口拥有床位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13%。
从卫生资源利用的情况看,10年内全省门诊诊疗人次、住院人数、健康检查人次都有所增加。从工作效率上看,10年间卫生技术人员人均年门诊诊疗人次和人均负担的年住院床位数均呈上升态势,其中2008年较1999年分别增加了11.47%和122.29%。每年卫生技术人员负担的住院病人人数也呈增加趋势,2008年较1999年增加了158.33%,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数之所以大幅度增加,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全省农民收入10年间人均翻了一番多,由1999年的2165.9元增加到2008年的4856元;二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连年对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等资金投入逐步增加,全省10年累计固定资产投入达9.5亿元;三是新农合制度的积极引导,小病在农村乡镇医疗机构减免诊治费用。诸多利好因素促进了乡镇卫生院业务量逐年增高。
10年间状况调研还表明,全省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员素质较低,医疗服务水平亟待提高。2008年统计资料表明,全省乡镇卫生院危房占业务房屋面积的7.63%;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00万元以上的设备台数仅为0.006台,50万元以下的设备也只有2.727台。据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省内农民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时认为设施条件差的占13.79%,这一现状往往导致患者对其医疗技术的不信任。
统计结果还发现,2008年全省乡镇卫生院接受中专教育程度的各类人员占绝大多数,达67.56%,其中以初级人才为主,中高级人才短缺。据2008年的统计结果,全省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初级职称占调查总人数的76.51%,正高级职称仅占0.07%,全省乡镇卫生院的人才主要还停留在初级层面上。乡镇卫生院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将直接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统计分析还表明,全省农村地区居民选择就诊的医疗机构主要是村卫生诊所,占68.49%;其次是乡镇卫生院,占20.55%,乡镇就医比率占到总量的89%。从全省农村服务人口、服务半径、方便程度及收费水平看,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卫生网的枢纽地位仍无以取代。
作者:衣晓峰记者朱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