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10万条狗种下城市心病 该打该限引发争议 |
2009-07-28 |
|
在青岛,随着宠物热的兴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渐趋白热化,爱宠人士与厌宠人士各执一端,为着它们或他们的生活而争执。不管你属于哪一个阵营,必须接受的现实是:我们的生活已因宠物而改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都市战争中,“狗患”显得尤为突出。据青岛市卫生防疫部门粗略估计,岛城市民个人和单位 豢养的各种狗约有10万只。
人与狗的和谐基点到底在哪里呢?
宠一族
市民声音
我们的生活“被狗吃了”
“夜夜犬吠不休,宿宿辗转难眠。”这是入夏以后,永昌路晓翁村社区王女士每晚的真实写照。“我家窗户外面就是一个小花园,每到了晚上,小区的所有狗都到那里‘开会’!”狗狗相见,难免“寒暄”,到了夏天,窗外的“狗会”经常开到深夜11点多,让王女士一家夜夜难眠。
同样遭受“狗患”困扰的,还有家住无棣四路12号楼的郭先生。虽然现在已是近30摄氏度的高温,但郭先生却始终不敢打开邻近楼道的窗户通风。原因就是楼上几户邻居养的七八只小狗。郭先生说,邻居外出遛狗的时候,都会从他家窗下经过,时间一长,小狗每到他家窗下就要留个“记号”。“第一只狗小便以后,其他的狗走过这里都要小便,弄得楼道里臊气熏天。”郭先生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权威统计
狂犬病毒携带率近两成
“狗患”带来的最大威胁,绝不仅止于几声吠叫和随地排泄,“狂犬病”已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大家的头上。据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数据,近几年狂犬病一直位居重点传染病死亡数和死亡率前列,我国狂犬病发病率为5%,居世界第四位。有资料显示,健康宠物犬狂犬病毒携带率为17.7%,而人患狂犬病90%以上的直接传染源是犬。于是,居民社区打狗之声不绝于耳。
社区行动
见狗就打改“文明限犬”
“养狗必须挂牌,定期打免疫针,主人拒不执行的,立即将狗打死;咬过人的狗,不论是否挂牌,一经举报,立即将狗打死;狗在楼院随地大便,主人不收拾的,超过3次,立即将狗打死;狗叫扰民,超过三次,将狗打死。”2005年,这样一则“打狗建议书”出现在了云南路街道某社区内。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引来岛城爱犬人士的口诛笔伐,其中种种规定自然也无法执行。“现在我们是文明限犬,不再提打狗的事情了。”云南路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表示,他们经常组织社区内的宠物比赛,由此宣传文明养犬,据他介绍,效果还不错。
为解决社区狗患、缓和邻里纠纷,各街道办事处可谓八仙过海。海伦路街道办事处就曾以百姓论坛的方式,将社区内提倡养犬的代表与力主禁犬的代表请到一起,大家当面锣对面鼓地论辩,在互倾苦水的过程中,缓和双方长期积聚的戾气。此外,四方区嘉善路社区,则组织“老年劝诫队”,靠着“长为尊”的传统力量,治理小区狗患。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点看法
宠物泛滥城市难文明?
宠物狗、宠物猫乃至各种另类宠物,它们的数量正在一天天的壮大着,单以时下流行的鼠类宠物龙猫为例,一对性成熟的龙猫一年就可以产下近20只幼崽。强大的繁殖能力使得宠物的数量呈几何速度增长着,也在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宠物泛滥是个很严肃的社会问题,应该强化相关法规来严格控制。”对于宠物问题,大成律师事务所的王文涛律师明显归于强硬的“铁血派”。王文涛律师认为,宠物数量增加导致了大量公共资源的浪费,拥挤的道路变得更加无序,大量公共空间被侵占,环保成本因为宠物排泄而提高,“有的人自己拿着低保,但他还养着好多宠物,这算不算在浪费社会资源?”王文涛律师说,在他经手的案件中,不乏因为宠物而发生的民事案件,有人为宠物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有人拿着本该赡养父母的钱来养宠物。王文涛认为根治之道就是强化相关立法,明确限定宠物主人的社会责任。
宠一族
“领袖”单哥
打零工养着6只流浪犬
就在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人力治理狗患的同时,岛城的民间力量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之中。这些自嘲为“护犬阿甘”的动物保护人士,正在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做着许多常人无法接受的事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年近五十,居无定所,靠打零工度日,这就是“护犬”给单哥带来的生活。现在,他的租住处还养着六只大型流浪犬。“这些狗放到社会上就是危害,就是隐患。”早在2004年,单哥就组织了青岛第一个民间动物保护组织——青岛小动物保护协会,但初创的红火转眼成烟云,位于广州路上的会所已改作他用,昔日的志同道合者也作鸟兽散了。“纯粹个人行为很难持久。”单哥告诉记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动物保护协会,但青岛这座拥有近10万宠物犬的城市却一无所有,就连个正规的猫狗收容所都没有。单哥认为,狗患其实就是人患,放纵宠物、随意弃宠已成了风气。
“阿甘”皮皮张
为照顾21只流浪狗辞职
单哥并非孤军作战,在他身边是一批都市“阿甘”,他们宁愿丢弃工作,放手爱情,甚至忍受邻居的冷嘲热讽,为的就是让流浪街头的猫狗有个家。皮皮张就是这样一个浑身冒着“傻气”的人。皮皮张今年32岁,刚刚辞掉了广告公司的工作,为的就是照顾家里的21只流浪狗。“要说喜欢狗,那是以前,现在养狗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责任。”皮皮张一直视单哥为“精神领袖”,他说,在单哥的带领下,他现在已能冷静地看待“护犬”这件事了。“以前,我听说哪里有狗,打车就去了,现在不会了。”皮皮张说,他也想把这些狗一放了之,过正常人的生活,“但这些狗要是到了街头,真就是一场灾难,这也是我现在照顾它们的主要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山之石
国外宠物享人性化待遇
在小动物协会原负责人单哥看来,养宠不但不会影响城市文明发展,反而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杆,“我们看看国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在欧美的许多国家,宠物成为了很多家庭的重要成员,享受着人性化的待遇,很少发生虐宠、弃宠事件。“这主要归功于宠物立法。”单哥称,国外的宠物法规不光明确了宠物主人的社会责任,还充分保护宠物自身的权利,随意虐宠、弃宠都要受到法律的严惩,甚至被判入狱,而宠物继承主人遗产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看法建议
用制度弱化“人宠矛盾”
对于目前中国宠物现状,单哥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现在的问题是双向性的,人类觉得宠物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而宠物也在被人类不断伤害着。”网络上曾一度炒得火热的虐猫、虐狗事件,就是人宠矛盾的尖锐体现。单哥介绍说,在国外很少有杂种猫狗,大部分家庭养的都是纯种猫狗,“买回来的时候就很贵,当然不会轻易丢弃。”单哥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养猫狗就是图一时新鲜,花几十元钱买只小猫小狗,养烦了就随处一扔,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只有用制度约束养宠人,让他们学会什么叫责任,我想,这才是根治的办法。”
现行法规
宠物立法“由限到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打狗”到“劝诫”,实际上是由限到管的嬗变。而目前我市的宠物管理法规——《青岛市养犬管理办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制订而成。回溯岛城养犬规定,最早的要算1995年颁布的《青岛市限制养犬办法》,当时的想法是“下重药治顽疾”,单单给一只狗挂牌注册便要花上5000块钱,导致守法成本与违法成本“倒挂”,许多市民干脆养起“黑户狗”。而新的管理办法则以民意为本,改变一味重罚的政府职能,强调疏导和市民自律。自2005年生效至今,已实行4年有余,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每年花几十元给狗注射疫苗已成了很多市民的习惯。
但新的管理办法并没有根本扭转“战局”,岛城狗患依然严峻。对此,八大峡派出所110民警朱警官深有体会。朱警官所在的辖区都是老城区,几乎天天都有因为养狗而酿成的纠纷。 记者官华晨于滈摄影报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