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药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河南新医改:从农村卫生体系建设破题
2009-07-28

作者:刘冠华王小龙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近日,随着河南卫生系统“农村卫生体系建设5年百亿工程、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城市医师支农工程、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程”动员大会的召开,河南省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推动河南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想方设法打造一支过硬的医疗队伍,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河南省副省长宋璇涛在河南省卫生系统五大工程动员大会上强调。

最大困难是经费

“此次医改是近年来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就河南来讲,现在最重要的是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找结合点、突破口;细则出台不在快,在于准确;一定要讲科学重实际。所谓实际,重要的是与现有生产力水平吻合,如果超越或滞后于生产力,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可能还会起负面影响。同群众需要紧紧结合起来,同改革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宋璇涛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医改任务很重,最大的问题还是经费。比如说,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价,15%的药物差价都需要各级财政承担,而河南有6700多万农民,这是个大问题,所以很多优惠政策是与当地生产力水平相结合的。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医务人员自身素质、作风转变问题。”宋璇涛对本报记者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宋璇涛认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是要规范医疗措施。比如新农合,核心问题是政府要兜底,即百姓没有钱看病时,政府最后埋单。“去年底河南省政府出台文件率先在全国实现管办分离,告状信再也没收到。”而且要确保最高报销比例,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来确定,并使参合率达到90%以上。二是要提高救治水平。比如县级医院的传染病房少,先进医疗设备也较少,医务人员素质急需提高。“比如这次手足口病疫情中就暴露出很多问题,前期手足口病死亡的孩子是由于基层医院没有呼吸机,一台设备30多万元,添置后,县乡医院医务人员不会使用,所以急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救治水平。”三是加大基层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国家8500亿医疗卫生事业投资,河南将获得68亿,投入之多前所未有,这对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满足人民健康需要将会有较大改善。”

百亿破解农村卫生瓶颈

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5年百亿工程就是5年筹资近百亿元,重点支持建好县乡村医疗机构;51111工程是用5年时间,投资4亿多元,免费为县级医疗机构培养1000名研究生,为乡镇卫生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培养1万名本科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1万名专科生,同时将全省10万名注册乡村医生全部免费轮训一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学周对本报记者说,五大工程出台前做了长期的调研,每一项工程都与医改密切相关。办好县医院、乡卫生院是落实医疗服务公益性的重要体现。今年河南第一批20个县医院和150个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3月底已全部开工。“一个县医院国家补助近2000万元,过去想都不敢想。”

  刘学周说,河南省卫生人才队伍总量在增加、素质在提高、服务能力也在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三是分布结构不合理,基层和农村人才匮乏。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河南卫生科技发展、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瓶颈,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已十分紧迫。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卫生部督查卫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宣武区卫生局至今没有答复
    ·基本药物目录将“瘦身”软着陆
    ·一批不合格涉水产品被曝光
    ·二季度食物中毒事件增多
    ·不顾危险保护受害群众 夜以继日抢救伤员
    ·职业病防治应列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我国将分七大区域设置医疗中心
    ·山西医生为河南患者捐献干细胞
    ·石家庄妇产医院帮产妇训练盆底功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