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药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椎板切开复位术可减少脊柱畸形发生
2009-07-28
(记者匡远深)年近40岁的王女士,因患脊髓内肿瘤常常感到肢体麻木,行走无力,检查发现肿瘤从颈髓长至胸髓段,并占据了脊柱6个节段。日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病区主任医师杨俊为其实施了椎板切开复位手术。术后复查显示,不仅切除了肿瘤,而且椎板解剖复位理想,脊柱序列正常。据悉,杨俊等10多年来通过改良创新手术方法已完成手术3000余例,无手术死亡。

  以往椎管内肿瘤多采用椎板切除术,尽管术中肿瘤暴露较好,但造成的椎板缺失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常常导致患者脊柱生物力学改变,造成脊髓功能减退,严重者会出现后凸畸形等。

  为了弥补上述手术方法的不足,杨俊等自1997年起将椎板切开成形术应用于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并将术中卧式、手术入径、手术器械等一些细节问题加以改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随访显示,在已手术治疗的3000余名病人中,包括颈、胸、腰、骶段的脊髓肿瘤,椎板切开复位2节段~6节段(平均3.8节段),肿瘤全切率达94.4%。术后多数患者原有的疼痛、肢体无力、麻木、功能异常等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部分患者术前伴有肌肉萎缩及大、小便障碍,术后有所恢复或明显减轻。

  据杨俊介绍,椎板切开复位术是在全麻下行暴露椎板并保留棘上韧带,后用专用器具切开游离下椎板,在切除椎管内肿瘤后,再将取下的椎板用钛合金材料制作的钛片、钛钉将椎板原位复位固定,缝扎上下两端切开的棘上韧带。与传统术式相比,该术式不仅具有损伤小、失血少、手术方法简便等特点,还能防止硬脊膜与肌肉形成瘢痕组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卫生部督查卫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宣武区卫生局至今没有答复
    ·基本药物目录将“瘦身”软着陆
    ·一批不合格涉水产品被曝光
    ·二季度食物中毒事件增多
    ·不顾危险保护受害群众 夜以继日抢救伤员
    ·职业病防治应列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我国将分七大区域设置医疗中心
    ·山西医生为河南患者捐献干细胞
    ·石家庄妇产医院帮产妇训练盆底功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