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药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政府“妥协”于南平医患冲突的反思
2009-07-28
福建南平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在官方主导下,医患双方签订了协议。这份协议的内容包括:医方同意补助患方21万元;由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均有人员受伤,双方同意责任自行承担,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何副市长解释说,这份协议是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权衡利弊,“不得已做出的妥协”。(7月6日《中国青年报》)

  看来,官方也不认可这是一份建立在公正基础之上的“平等”协议,而是具有“妥协”成分的协议。在各类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的今天,似乎更具有反面意义。

  谈到医患关系,几乎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在医生和患者两个群体上。但这两个群体谁也不是南平事件的主导,他们都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狭义的受害者。

  医院“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的行为逐渐强化了医患双方的矛盾,医生的医疗行为逐渐发生了“形变”。患者对于医生的“形象、手段”一旦定型,就会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每一个事件、细节。这是所有不信任的根源。

  “不信任”具有典型的“放大镜效应”。这次南平医患冲突事件,患者家属正是出于对目前医患纠纷处理模式和程序的不信任、不认可,而采取了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因为这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如顺利拿到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医院的赔偿数额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的确,这种患者“摸索”出来的处理医患纠纷的模式很好使,绕开了目前处理医患纠纷所有的规定。这样的“协议赔偿”以实际上损害医患双方的利益为结局。

  医患纠纷客观地说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纠纷处理机制和完善的患者权利救济制度,患者往往选择依靠法外的暴力性私力救济。

  北京何祖永


     相关链接
    ·卫生部督查卫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宣武区卫生局至今没有答复
    ·基本药物目录将“瘦身”软着陆
    ·一批不合格涉水产品被曝光
    ·二季度食物中毒事件增多
    ·不顾危险保护受害群众 夜以继日抢救伤员
    ·职业病防治应列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我国将分七大区域设置医疗中心
    ·山西医生为河南患者捐献干细胞
    ·石家庄妇产医院帮产妇训练盆底功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