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药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部分家长不解叫停电击治网瘾 记者采访被打
2009-07-28

  一些家长说,卫生部和外界并不理解他们的“绝望”和“无助”。在他们看来,“电击治疗法”并没有什么不安全,且效果非常地好,这也是他们无法理解卫生部叫停通知的原因。记者昨天在“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采访时,还受到多名家长“跟踪”。

  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发自山东临沂

  “谁能治孩子谁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昨日,在以“电击治疗网瘾”而一举成名的山东临沂市精神病院的“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门口,一名家长激动地说。

  卫生部近日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的通知》,对近期各地出现的“网瘾电击疗法”做出暂不宜应用于临床的研究结论,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该项疗法。

  与网络舆论一边倒地对这则“叫停通知”表示支持声音不同的是,仍在“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陪护孩子一起治疗的几百名家长中的不少人则态度完全相反,他们对“叫停通知”表示不理解甚至有些愤怒。

  杨永信的角色转变

  从“大救星”到讨伐对象

  出租车司机周建强对早报记者说,可能很多外地人对临沂并不了解,如果提沂蒙山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了,而只要提起治青少年网瘾的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可能知道的人会更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几年来,这个名为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当地又称为临沂市精神病医院的“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经常见诸于各大报章甚至中央电视台。

  媒体报道说,几乎每天都有几近绝望而又求助无门的家长们偕孩子从全国各地奔到这里,他们都是慕“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的大名而来的。该中心的介绍说,自2006年成立以来,有3000人在这里接受过治疗。

  不过,媒体的最初宣传基本上一致是唱“赞歌”,但随着一些从网瘾治疗中心出院的“盟友”(网瘾治疗者)的“反水”,媒体上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医院的报道。一名名为“武旭影”的“反水盟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痛诉在治疗过程中遭受电击的恐惧,还有对医院的治疗方式及管理模式的荒唐与虚伪的控诉。

  网瘾治疗者的“痛苦”引发了网友的普通同情,原来被塑造成“大救星”的杨永信及其网瘾治疗中心一下子成为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治疗中心的网站也一度被黑。

  此事也引发了卫生部的关注。7月8日,卫生部向山东省卫生厅发出通知称,近来,该省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开展的“醒脑电击治疗网瘾法”受到关注。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和论证了相关问题,专家一致认为,电刺激治网瘾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国内外并无相关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暂不宜应用于临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生部叫停通知

  无碍网瘾治疗中心生意

  卫生部对于“电击疗法”的叫停并没有影响到临沂精神病医院“杨永明网瘾治疗中心”的“生意”,记者昨日在这里采访时看到,仍有不少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求医。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山东省临沂市精神病医院,正值网瘾治疗者的集合时间。记者注意到,约有120多名青少年男女穿着统一的迷彩服,他们喊着统一的口号手挽着手,迈着统一的步伐从治疗中心的小院子走到几十米外的一个较大的院子里进行训练。

  统一挂着“某某爸爸”“某某妈妈”牌子的家长们先是站在小院子外面,当孩子们走到后面的大院子进行军训时,家长们也紧随而至。

  在医院的门口,记者和几名挂着“陪护家长”牌子的家长聊天。这几名家长分别来自河南南阳及山东青岛,她们也是昨天刚到,此次来的目的是为孩子“加个班”。因为前年她们的孩子也曾在这里治疗过四个多月,成功治愈后才重新返回了校园。但是为防止网瘾复发,她们又利用暑假时间再让孩子来这里“锻炼锻炼”“加强加强”。

  据了解,在网瘾治疗中心,陪护的家长成立了“家委会”,网瘾者在这里并不被称为病人而是“盟友”。在医院及家长眼里,这些孩子都是“走偏”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看到,这约120多名“走偏”的青少年中,约有15名为少女。100多名盟友加上每位盟友有一到两名陪护的家长,网瘾治疗中心的几个楼面,挤满了数百人,每一间房基本上都要住上4名“盟友”和4名家长。

  当记者以家长的身份咨询这里是否还可以接受病人时,几名可能是“家委会”成员的家长无奈地称“已没有了床位,你只能过一段时间再来了”。

  叫停带来的冲击

  家长不理解卫生部做法

  卫生部的叫停通知,在网上引发了大讨论。记者注意到一些网站此条新闻的跟帖中,多数是支持卫生部的叫停做法,并伴之以对“电击治疗法”和杨永信个人的强烈声讨。

  不过,在“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记者却看到另一幅景象。对于卫生部的叫停通知,不少家长表示了不理解和反对,一些家长甚至表现得有些愤怒。

  “什么叫不安全?我们的孩子我们不心痛?”一名姓王的家长气愤地质问。

  这名家长于2007年带着孩子在这里治过四个多月,花了近3万元,这次她是来“加班”的,“花多少钱,只要能治好孩子就行,多少钱也买不来孩子啊,要不然他就被废了!”

  虽然绝大多数家长对于记者的询问以沉默回应,但是当被问到对于叫停一事看法时,一位一直对记者的身份不太放心的家长仍然激动地挥着手说:“卫生部有好的办法治疗?杨叔能治好孩子的病,他就是我的恩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家长们说,卫生部和外界并不理解他们的“绝望”和“无助”。在外人看来“不太安全”的“电击治疗法”,在家长们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安全,且效果非常好,这也是他们无法理解叫停的原因。

  家长们的过度反应

  记者采访被跟踪关注

  昨日下午,记者刚到网瘾治疗中心门口,就引来了几名家长的警惕眼神。记者试图和家长们搭话,一名家长和记者才聊几句,就被另一名家长暗示打住。

  在采访期间,家长们多对记者表现得高度的提防。在大院子里观察孩子们军训时,记者又被一名丁姓的家长请到了“咨询室”。这名丁姓家长可能是“家委会”的管理者,夫妻俩都在这里照顾孩子。

  记者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多名家长的“跟踪”和关注。下午6时多,当记者准备离开时,向一直“关注”着记者行动的“黄山家长”亮明了记者身份,并表示能否联系采访负责人杨永信。

  “我早就看出你是记者了,”“黄山家长”说,“今天上午已来过两名记者了,都被气愤的家长围了起来,还挨了打。”

  不过,临沂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并没有受到家长的驱赶,相反他们还主动地安排“盟友”及家长接受采访。一名家长透露了实情,“当地的记者不会乱说话,正是因为一些外地记者乱说才惹来这么多的麻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黄山家长”表示:“我们这里肯定不会接受你的采访,不管是好是坏都不说,我们花自己的钱自己心痛,不用你们操心!”

  据介绍说,自2006年成立以来,有3000人慕名从全国各地来“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接受治疗。

  媒体的最初宣传基本上一致是唱“赞歌”,但随着一些从网瘾治疗中心出院的“盟友”(网瘾治疗者)的“反水”,电击的“痛苦”引发了网友的普通同情,原来被塑造成“大救星”的杨永信及其网瘾治疗中心一下子成为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治疗中心的网站也一度被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卫生部督查卫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宣武区卫生局至今没有答复
    ·基本药物目录将“瘦身”软着陆
    ·一批不合格涉水产品被曝光
    ·二季度食物中毒事件增多
    ·不顾危险保护受害群众 夜以继日抢救伤员
    ·职业病防治应列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我国将分七大区域设置医疗中心
    ·山西医生为河南患者捐献干细胞
    ·石家庄妇产医院帮产妇训练盆底功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