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药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医下乡好 乡下中医难
2009-07-28

作者:沈建华

  今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发起的“农民健康百村工程”活动,又让苏南苏北的农民迎来了40多位中医药学专家教授、博士、硕士,为他们义诊和传授中医药知识技术。这已是该校及附属省中医院第三年送中医下乡了。所到之处,不仅农民叫好,笔者也很为中医下乡叫好,同时,更为乡下中医叫难。
  首先,中医下乡方便农民群众,是解决农村“就医难”、“就医贵”的有效途径。由于农村医疗设备和技术人才匮乏,农村许多医疗点连基本的化验和最简单的手术也无法开展。中医“望、闻、问、切”诊断简单,中药的适应症广、医疗成本低、易推广应用,在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中药方剂的多种有效成分,能适应人体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针灸和推拿方法更是简单易行,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广泛。笔者的一位在农村卫生室当医生的亲戚,常常用几毛几元最多几十元钱的中草药偏方和针灸推拿术,为村子里的农民治好疔疮、皮炎、感冒、泻肚等毛病。当地村民说,到城市医院,没个百儿八十元钱,甚至上千元钱,别想治好病。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农村“草根中医”,也已是凤毛麟角,后继乏人了。农民看病,动辄县城、省城医院,花费成千上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数不胜数。尽管中医药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与西医药相比更具有优势,更容易发挥作用,尽管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大农村利用中医药的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曾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最为成功的经验,但是,中医药在当今农村不受重视,甚至饱受歧视的现象,并非个别和一时。笔者的那位亲戚,因为用中医药给农民治病收费低廉,甚至有的针灸推拿之类的,干脆就不收费,营业额就很少,一年收入三四千元,顶不上城市医生一个月的工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除了认识和观念上的偏颇外,主要有:乡村中医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扶持和保护;市场竞争使收费低廉的中医药在压抑的夹缝中生存艰难;乡村中医严重缺乏后备人才;乡村中医诊所、中医院基本消失,农村中医失去了起码的立足之地。中医下乡和乡下中医,如今都很难,而且是很艰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基本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在农村,在当前新医改方案实施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之际,更应该重视中医药在农村医疗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应该把中医药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可以这么说,轻视和忽视中医药地位和作用的现状,一天不改变和消除,国家医改方案的实施、新合作医疗的推行,就一天不能真正为农惠农到位。
  参加“农民健康百村工程”活动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教授们认为,要发挥中医药在新医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认真贯彻中西医并重方针;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速创建乡镇中医院,开办乡村中医诊所;要鼓励农村有一技之长的中医、退休老中医,在乡镇村里办中医诊所;组织城市在职中医执业人员到乡村办中医院、设立中医诊所;在推行新农合工作中,应优先让中医诊所参入新农合,让农村中医能自主地开展中医临床医疗工作;乡村中医自种、自采、自制、自用的中草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提高农村中医药的报销比例,引导农民享受中医药简、便、廉、验的服务;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解放思想,解除禁令,宽待农村中医,让农村有资格、有执业能力的中医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能无忧无虑地为农民百姓解除疾苦,发挥特色优势;农村医生尤其是基层的乡村医生,急需实用并能反映当今医学科技发展的教材或手册,可以选编一些中医针灸、拔罐、刮痧、按摩以及民间有效偏方、验方等实用科技产品,供农村医生使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医改给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在农村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中医药人员在农村是会大有作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泌外和妇科九病种临床路径征求意见
    ·解放军疾控所获国家实验室资质
    ·加拿大研究发现:“察言观色”东西方人有差
    ·英国一麻醉师“摆乌龙”病人被弄成“活死人
    ·调查:75%大学生介意伴侣曾与他人有婚前性
    ·持北京绿卡可上生育险 无绿卡者费用由单位
    ·北京“吹牛”药品广告下降5% 将加大检查力
    ·上海07年常住人口1858万人 08年有9项计生任
    ·贵州正安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疫区封锁
    ·“全国爱肝日”:专家提醒乱服减肥药易患肝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