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沙“山寨救护车”颇为活跃
近日,记者到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采访,在古丈县境内,看到标有“湖南省儿童医院”字样的一辆“救护车”赫然停在山路旁。
“古丈县离长沙市有五六百公里,位于长沙的湖南省儿童医院的救护车会跑到这里来吗?”心存疑虑的记者立即打电话向湖南省儿童医院求证,得知当日该院并无救护车到湘西接诊。原来那是一辆“山寨救护车”。
记者回长沙后,在该市几家三甲医院的走廊、卫生间等处,发现张贴有大量的小广告,号称“‘120’救护”可“运送病人回家”,“有空调、担架、呼吸机等设备”。有的小广告还有“救护车”的图片——白色面包车,车身上印有红色“120”字样,顶上装有蓝色救护灯,看上去像真的一样。记者按广告提供的电话拨通了一位杜先生的电话,称有病人要转到县里。对方言之凿凿,保证他的“救护车”绝对安全可靠,担架、输液架、呼吸机等配置齐全,报价也不算贵。
据介绍,近年来,长沙的“山寨救护车”颇为活跃,少说几十辆,多则上百辆。这些车摇身变为“救护车”的途径,一是直接假冒,二是挂靠某些小医疗机构,从事非法营运。“山寨救护车”存在着重重隐患:车况差,急救设备简陋,安全风险大;不少车主还有欺诈行为,以低价吸引病人和家属,运送途中伺机漫天要价。近日有关部门就接到病人家属投诉,他们从长沙河西转到醴陵县,最初谈好2000多元,后来实际被强要去了5500元。而按照正规收费,这趟行程的收费约为12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他们也曾多次对这些“山寨救护车”车主进行严厉查处,发现很多“救护车”行驶证上的真实身份就是私车,打着“救护车”的幌子违规违法揽生意,还可节省过路费。被处罚后,有些车主便通过关系或相关渠道,将车辆过户到一些乡镇卫生院或卫生所,摇身变为“正规”的“救护车”,交警部门打击存在难度。
“山寨救护车”屡禁不止,执法主体不明确,打击不力,无法可依,可以说是主因。流动性大,游击作战,也给管理增加了难度。对救护车的管理,交警、卫生、运政、城管等多个部门均有涉足,但究竟由谁牵头,各城市做法各有不同。
非法偷运尸体也成了生意
“山寨救护车”的主要“顾客群”,绝大部分是放弃治疗的病人及其家属,也有少数是康复期愿意转回家的病人。与转运需求量大、存在着巨大的市场不相匹配的,是医疗急救力量薄弱的现状。各家医院救护车配备有限,主要肩负着紧急救援任务,基本上不可能满足病人长途转运的要求。记者从长沙市紧急救援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共有救护车36台,人员50多人。按国家要求,中等省会城市每5万人应配备一台救护车,每台救护车定编3人。长沙作为一个两三百万人的城市,急救体系亟待加强。但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康复期病人等群体的转运需求已引起他们的重视,该中心拟成立院后转运科,开始考虑这一部分病人的需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少“山寨救护车”还有非法偷运尸体的嫌疑。据知情人士介绍,按照规定,病人去世后须在当地火化,但有些死者亲属千方百计要将尸体偷运回老家土葬。每天都在大医院附近蹲点的“山寨救护车”就瞄准这个“市场”做起了生意。
据知情人士张女士介绍,她的一位亲戚因患血液病在长沙某大医院病逝,她全程见证了相关人员采用“死而复生”的办法偷运遗体的“窍门”。事发当日上午,张女士的叔叔被宣告不治,当亲属沉浸在悲痛之中时,一名身着物业公司工装的妇女热心地询问是否需要“救护车”送回老家。因其叔叔老家在乡下,盛行土葬,家属们便答应由这名妇女“帮忙”。不一会,这名物业公司女工便联系到一辆“救护车”,称起步价200元,外加每公里10元。得到家属应允后,这名妇女拿来一只便携式氧气袋,将吸管插进张女士已经病逝的叔叔鼻孔里,还特意贴上了医用胶布,并特地为遗体盖上厚厚的被子,只露出头部,看上去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最让张女士觉得意外的是,遗体竟然是被物业公司的几名员工抬进客梯运下楼的,当时旁边还有几名乘电梯下楼的病人。
据长沙市内一家大医院救护车队负责人介绍,一些医院的工勤人员还充当“内线”,为“山寨救护车”通风报信。
泛滥成灾的“山寨救护车”非法营运,严重扰乱了医疗救护环境,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一定威胁,相关部门对此应严加管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颜秋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