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药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国科学家首次用iPS细胞克隆出活体小鼠
2009-07-28

  本报综合消息中国科学家周琪和高绍荣等人首次利用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克隆出活体实验鼠,从而证实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首只iPS细胞克隆鼠被命名为“小小”,它的照片登上了欧美众多媒体网站的头版。

  “小小”的缔造者之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介绍说,“小小”的不凡之处在于使用了iPS细胞。干细胞是人和动物体内可以转化为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它的这一特点被称为全能性。过去一直只能从胚胎中获得干细胞,伦理争论由此而起。2007年,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分别宣布发现用皮肤细胞等普通细胞“仿制”干细胞的方法,这样得到的干细胞称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又名iPS细胞,从而避免了伦理争论。这一发现被《自然》和《科学》杂志分别评为当年全球重大科学进展。

  虽然iPS细胞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是它是否真正拥有胚胎干细胞那样的全能性,从而在医疗应用上真正媲美胚胎干细胞呢?

  研究小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曾凡一对记者说,用iPS细胞能否培育出小鼠正是验证它是否具有全能性的“黄金标准”。先前国际上的研究始终未能成功,用iPS细胞培育的小鼠胎儿均胎死腹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7月23日报道,周琪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绍荣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分别利用基本相同的基因技术培育出活体实验鼠。其中,周琪的研究小组成功培育了27只实验鼠,并将首只iPS细胞克隆鼠命名为“小小”。

  “‘小小’已经是爷爷辈的克隆鼠了。”曾凡一说,研究小组去年10月就培育出了克隆小鼠。当时共成功培育了27只实验鼠,虽然其中一些出生两天后便死亡,还有一些存在身体异常,但所有用来配对的12只实验鼠都成功生产出后代,并且这些第二代没有畸形现象。它们生育了数百只第二代实验鼠,并已有超过100只第三代实验鼠。

  据报道,高绍荣的研究小组用基本相同的技术也成功培育出两只实验鼠,但其中一只死亡。目前,该小组正设法对另一只实验鼠进行配对,以培育第二代小鼠。相关论文将发表在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正在美国匹兹堡访问的高绍荣通过电子邮件向新华社记者介绍,他的课题组与周琪课题组采用的实验方法不同,周琪课题组培育iPS细胞时用的是逆转录病毒,而他用的是慢病毒。此外,高绍荣课题组培育出的小鼠体细胞不需要加入转录因子就可继续使用,因为培育iPS细胞时所用的4种转录因子已经整合在小鼠基因组中,可以据此研究不同iPS细胞的重组效率,从而确定哪种类型的体细胞更适合培育iPS细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的报道称赞中国科学家“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并指出该方法比传统克隆方法更高效、更安全。报道还援引中国科研人员的话说,他们不打算在此基础上发展克隆人的技术。

  高绍荣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是从干细胞研究迈向实际医疗过程中的一大步,对干细胞全能性机理研究以及器官移植、药物筛选、基因治疗等临床应用研究等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泌外和妇科九病种临床路径征求意见
    ·解放军疾控所获国家实验室资质
    ·加拿大研究发现:“察言观色”东西方人有差
    ·英国一麻醉师“摆乌龙”病人被弄成“活死人
    ·调查:75%大学生介意伴侣曾与他人有婚前性
    ·持北京绿卡可上生育险 无绿卡者费用由单位
    ·北京“吹牛”药品广告下降5% 将加大检查力
    ·上海07年常住人口1858万人 08年有9项计生任
    ·贵州正安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疫区封锁
    ·“全国爱肝日”:专家提醒乱服减肥药易患肝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