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红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11月18日电
11月17日上午,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今年,省卫生厅围绕农牧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健康利益问题,多渠道筹资2.28亿元,为农牧民健康办成10件实事。
这十件实事主要有,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标增补政策,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54.3元提高到104.3元;取消乡村两级起付线,封顶线提高到3万元,对特困人口实行“零起付”,封顶线提高到3.5万元。截至9月底,已为123万参合群众报销医药费1.66亿元,累计受益率达74%。
县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覆盖率逐步提高。全省40个县行委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都纳入国家试点,将人均筹资标准由160元提高到200元,县镇居民参保率达71.37%。截止9月底,已为4.08万参保居民报销医药费用2803万元。
全面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637个,全省标准化村卫生室比例达92%,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2名乡村医生和“小十件”常规诊疗设备,农牧民“小病不出村”愿望基本实现。
完成了15所县医院、中藏医医院、妇幼保健站和34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造任务,为185所乡镇卫生院配备价值2050万元的13种常规诊疗设备,有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能开展住院业务,有64%以上的一般乡镇卫生院能开展X线、B超、“三大常规”和产科检查项目,农牧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施“两培双带”项目和香港李兆基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培训县级优秀临床医师248名、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骨干1542名、村医4538人次,为农牧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强化妇幼卫生管理,农牧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在全省43个县市、行委组织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全面实行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制度,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7%,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切入点,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一万五千五百座,农牧区脏、乱、差和蚊蝇孽生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环境卫生面貌切实改善。
落实卫生支农措施,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对口帮扶青南三州和15个国定贫困县医院,州县两级医疗卫生单位对口帮扶90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开展,组派6支“省级医学专家服务团”和“百名城市医生支农医疗队”深入农牧区巡回医疗,义诊患者48万多人次。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省卫生厅连续五年坚持每年为农牧民健康办10件实事。目前已经累计投入资金7.18亿元,共为农牧民健康办成了50件实事。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