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药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社区医院:改变财政投入方式 按诊次购买中医服务
2009-05-20

记者:王小波曾亮亮刘翔霄

  北京市右安门外医院院长、右安门社区卫生中心主任王小年日前表示,为进一步支持中医药在基层医院的发展,政府可改变财政对中医的投入方式,由原来针对单个医疗机构的成本拨款,改为按诊次购买中医医疗服务。
  据了解,目前财政对社区医院投入的大致模式是,根据社区人口总数等指标,确定社区医院规模;根据医院规模确定医院运营成本;根据成本来决定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拨款多少。
  王小年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中医在社区医院的发展。比如,不利于调动基层医院中医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可能使有的医院更倾向于单纯扩大规模,以获取更多财政拨款,而较少关注实际疗效如何等等。他建议,政府可在“收支两条线”的前提下,将财政按医疗机构运营成本拨款,改为按诊次购买中医医疗服务的投入方式。即测算出中医药每诊次的成本,按每年患者中医就诊人次多少,计算出对一个社区医院中医项目每年财政投入总量,财政据此进行拨款。
  王小年表示,财政按诊次购买中医服务,会使医院产生竞争压力,努力提高中医疗效。中医医疗服务效果好的社区医院,患者就诊次数就会增加,财政拨款就会流向这些医院,产生正向激励效果;反之,差的社区医院财政拨款就会减少,会对其产生压力。 tujian.org
  “从长远看,这样做可以减少医疗机构的运行费用,有利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王小年说。他曾赴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留学。学成归来后,一直积极探索在社区医院中大力引入中医。
  据介绍,该院中医特色门诊2007年就诊的人数达22836人次,加上所有用药在内的人、财、物成本支出为682511.4元人民币,治疗显效率68.7%,有效率为94.1%。
  “从中能进一步看出中医药服务的简、便、验、廉特性,和在社区开展中医药服务的重要性。”王小年说,“据此我们可计算出,中医治疗平均每人次成本为29.8元。同时,我们还计算出了一些常见西医病种中医治疗成本。相信这些数据能为政府购买中医服务提供成本参考。”

附表:部分常见病中医治疗成本

疾病种类病种成本(元)疾病种类病种成本(元)
颈椎退行性病变894腰椎退行性病变695.3
中风后遗症1192三叉神经痛596
失眠症894肥胖894
耳鸣耳聋894黄褐斑1192
痤疮596带状疱疹596
盆腔炎1192月经不调1192
心悸894感冒119.2
脾胃病1192更年期综合症1192


  以上数据由王小年根据2007年北京市右安门外医院中医特色门诊情况计算而成。
  计算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中医特色门诊的直接成本,包括人员支出、卫生材料消耗、饮片药材消耗;第二步,计算中医特色门诊的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分摊、房屋、水、电、暖、设备折旧及五个分项的管理费分摊;第三步,计算中医特色门诊服务总成本及每人次服务成本,在专家论证下,针对每个服务病种服务复杂程度分难、中、易三个层次,找出三个代表性病人,计算其平均成本(平均接受服务次数),而后乘以平均单次服务成本,最终得出本中心新增项目的单病种治疗成本。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述病种比较多地聘请了院外一些高级专家参与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种实际成本,但保证了质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解放军疾控所获国家实验室资质
    ·加拿大研究发现:“察言观色”东西方人有差
    ·英国一麻醉师“摆乌龙”病人被弄成“活死人
    ·调查:75%大学生介意伴侣曾与他人有婚前性
    ·持北京绿卡可上生育险 无绿卡者费用由单位
    ·北京“吹牛”药品广告下降5% 将加大检查力
    ·上海07年常住人口1858万人 08年有9项计生任
    ·贵州正安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疫区封锁
    ·“全国爱肝日”:专家提醒乱服减肥药易患肝
    ·中国儿童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