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药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医改若缺民意不必急于“临盆”
2009-05-20

近日,卫生部官员称,新医改方案最快在年底公布。同时,他还透露卫生部制定的《三年近期实施方案》将同新医改方案一同出台,此方案更具体更明确更有操作性。(12月15日《华西都市报》)

据说,对于医改的征求意见稿,逾九成群众表示满意,认为“稿旨”符合中国国情、方向明确、内容详实。

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三万多条语气平和、圆滑世故的“民谏”,在有关医改决策者案头“发酵”出多少制度性“痛觉”呢?

实际上,一个月前公布的新医改征求意见稿,更像一篇“无比正确、汪洋恣肆”的理论文章,百姓看不到太多具体的东西。特别是对希望尽快回归“看病易”的百姓来说,希望或许又变得迷茫起来。

要我说,医改要迈向成功之阶,须正视公民医卫资源平等的制度性问题。再不能出现诸如吃财政饭的人生病全报甚至“生病还可意外创收”,而非强势国有、非垄断企业的广大职工,特别是大量城镇小企业、民营企业职工,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自缴医保。恕我直言,什么时候把这一核心命题拿到桌上大胆公议,让争议与结果透明化,那才是医改走向成功之时。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民意不足的新医改轰然“监盆”,再重回民生方桌就更难了。所以,有关决策部门与其万言阐述医改的哲学道理,不如先全盘公开这个《三年近期实施方案》,让百姓毫无顾忌地先议一议。我想,“看病难”多年的百姓既然连10年都“挺”过来了,也不会在乎医改“临盆”前这一两个月的等待。毕竟,民生资源与公众精神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解放军疾控所获国家实验室资质
    ·加拿大研究发现:“察言观色”东西方人有差
    ·英国一麻醉师“摆乌龙”病人被弄成“活死人
    ·调查:75%大学生介意伴侣曾与他人有婚前性
    ·持北京绿卡可上生育险 无绿卡者费用由单位
    ·北京“吹牛”药品广告下降5% 将加大检查力
    ·上海07年常住人口1858万人 08年有9项计生任
    ·贵州正安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疫区封锁
    ·“全国爱肝日”:专家提醒乱服减肥药易患肝
    ·中国儿童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