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冶金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李克强:重点扶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2009-07-3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1日出席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上水平有机结合起来,把握世界产业技术革命的新趋势,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李克强说,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目前,这些政策措施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但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经济复苏过程可能是曲折和复杂的。一些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实行被称为“绿色新政”的措施,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也要稳定外需,还要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选择那些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李克强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变革。综合考虑国内外情况,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一个重要的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一个现实的切入点。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应当重点给予扶持,力求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克强强调,在新的形势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从国情出发统筹谋划,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把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把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财税政策,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扩大终端消费,培育新的市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李克强要求,进一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管好用好政府支出,发挥好财税等措施在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中的作用,努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此外,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21日表示,财政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是当前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当前要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是大力支持风电规模化发展,在做好风能资源评价和规划基础上,启动大型风电基地开发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风电产业体系。二是实施“金太阳”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三是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四是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推进大型公共建筑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发展。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中央财政采取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电力、钢铁等13个行业落后产能给予奖励。六是支持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扩大奖励范围,积极推动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七是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促进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探索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八是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取间接补贴消费者方式,扩大节能环保产品使用和消费。九是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十是支持节能减排能力建设,重点是建立完善能效标准标识制度,节能统计、报告和审计制度,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相关链接
    ·中钢协罗冰生:应彻底取消铁矿石现货贸易
    ·东北特钢大连基地台车项目全面启动
    ·中冶东方与燕钢签订连铸机总承包合同
    ·宝钢股份1季度净利下滑97.7%
    ·莱钢“双高”产品销售比重达44%
    ·本钢管线钢技术创新又添新成果
    ·攀成钢钒钛矿配比持续走高
    ·马钢迈入生产高端汽车面板时代
    ·湛江钢铁项目首批用地将交付宝钢
    ·马国强担任宝钢股份总经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