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儿童文学界就已经开始了关于新媒介与儿童文学关系的探讨,但在国内,相关研究还很薄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方卫平教授在“2009全国儿童文学理论研讨会”上说,儿童文学界有必要更加关注新媒介给儿童文学发展带来的弊与利,尤其要加强对其积极意义的研究,尽可能开创一个互惠的良性格局。
方卫平说,相对而言,新媒介对传统阅读的负面影响——比如导致“放弃深度,追求速度、广度、利益度”的“快餐式”阅读、影响读者想象力的释放等——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事实上,新媒介对儿童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正面影响。譬如,新媒介加强了孩子们自主选择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评论或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使他们更直接、更迅速、更有效地介入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儿童阅读兴趣的发展。
国内外的调查显示,当代儿童对于纸质阅读的兴趣在普遍下降,对于电子环境的适应力和喜好则不断加强。方卫平认为,“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新媒介环境影响下儿童文化的创造,通过把儿童文学作品转换成诸如电子书等电子形态提供给儿童,重新唤起孩子们对文学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