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文化视点:争奖,画家为评委“削足适履”
2009-07-08
  近日,吴冠中先生发表文章《话说美展的评选》,把画坛的浮躁之风揭露于公众面前。

  他说:“我曾长期担任各类全国性大型美展的评委,看到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作者为揣摩评奖标准及评委们的口味,在作品中抹杀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举例说,中国历史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大型毛泽东画像展,作品出自全国各地的实力画家,但一位外宾看过却惊叹“这位作者”精力过人——他竟以为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

  早年人们参加美术展览只是为了名誉——获奖,然后画作被美术馆收藏。时下的各大美展却已变成了中青年画家的“竞技场”,或者说是“鲤鱼跳龙门”的“投机场”。

  目前的各大美展,评委基本由有关机构指定,大都论资排辈,依据“名气”上任。通常评委们的意见很难一致。他们要么一团和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争论激烈,各有各的人事背景,各有各的“被照顾者”。面对评委之种种,参展者的心平气和被打破,他们有的揣摩评委口味,有的押题材,有的赶形式,有的盲目仿效往年的获奖作品等等。这样的“评选”产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不少入选作品不如落选作品。

  不过,对吴冠中先生尖锐的批评,上海画家施大畏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或许是有不尽如人意的作品最终入选,但多数入选作品还是优秀的,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tujian.org

  施大畏说,评委的口味太不一样了,就算讨好了这个评委,其他评委又该怎么办?“全国美展中国画组有20多个评委,难道参展者钻牛角尖揣摩出来的作品能面面俱到照顾所有评委的审美?” (《羊城晚报》5.30 李婷文)

  

     相关链接
    ·江苏推出“文化暖心”公益演出季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