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搜索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
政治人物:温家宝
·
政治人物:胡锦涛
·
科学人物:吴征镒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
·
辽宁省博物馆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
公共文化设施2007:从感受到享受
·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
专家谈石库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
世界读书日 ——中图社
·
国子监举办故宫藏画赏析讲座
·
“中国画
·
中国举办首届曲剧艺术节 82场优
学诚委员: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2009-05-2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9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当前国际上软实力竞争风起云涌,中国应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学诚委员指出,传统的由经济发展、军事装备、科技进步等所构成的硬实力竞争愈演愈烈,而由文化感染力、价值观感召力、道德影响力等所构成的软实力竞争又风起云涌。 国际社会综合国力间的竞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格局。
学诚委员说,在软实力中,文化软实力居核心要素。中共十七大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视和深刻阐述,体现出执政党对当代国际社会竞争态势的敏锐洞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谋远虑。
学诚委员强调,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绝不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冲击、消解、侵蚀其他文明的文化价值观,不会构成对其他文明的文化价值观的威胁。在努力展示自己文明中具有普世价值的不朽智慧的同时,欣赏和尊重其他文明中与自己文明不同的特殊所在。
上一篇:
文化设施建设为“名”还是为“民”
下一篇:
文艺界委员热议常委会工作报告
[
打印此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相关链接
·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
2007抹不去的记忆
·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国
图工程
国
礼系列
国
情图鉴
国
史图鉴
国
学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