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民俗专家:庙会在凝聚年味中时尚
2009-05-20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日渐兴隆的庙会成了年味最浓的地方,西安的庙会文化也呈复兴之势,但与北京等地相比仍有一定距离。专家认为,借地域之优势,西安庙会文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大的产业。

  庙会作为凝聚年味的重要方式,一直备受老百姓喜爱。去年,西安城隍庙举办的庙会吸引了数十万群众参加;今年,正月初一开始的小雁塔首届文化庙会,每天也吸引了至少1万人到现场。

  但同样是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和北京相比,西安的庙会却“式微”得多。2009年春节,北京光在媒体上公布的庙会就多达10多场,其中的地坛公园庙会更是自1985年起,连续举办了24届。

  对此,陕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功振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庙会文化正在复兴,庙会完全可以做成一个大的文化产业,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在西安举办庙会有许多优越条件,希望相关部门能抓住庙会文化复兴的契机,将这个文化产业做大。

  庙会可以承载各种文化

  逛了小雁塔庙会后,西安市民赵先生开心之余也认为,西安的寺庙、公园并不少,真的应该多举办几场庙会,“人们老说年味越来越淡,但我们却在庙会现场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国年味。”

  事实上,西安这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与北京等其他城市相比,庙会还是不够红火。“那是因为庙会文化的重要性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傅功振表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傅功振认为,传承了几千年的庙会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可以承载各种文化,比如饮食文化、民间工艺、民俗活动等等。文化就是生产力,这么多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装在“庙会”这个文化空间里,它就成了一种文化产业,不仅能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也能对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北京等地的庙会为什么红红火火,就是因为北京的相关政府部门解放思想,意识到了隐藏在庙会里的巨大经济推动力,从而精心策划、组织,结果达成了老百姓、商家、政府三赢的局面。”

  庙会也要与时俱进

  “和古代庙会比,现代庙会更主要是以人们的休闲娱乐为主。”陕西著名民俗专家郭庆丰和傅功振均认为,现在举办庙会一定要与时俱进。

  郭庆丰认为,庙会发展到现在,集市活动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内容,人们逛庙会是为了体验过年的感觉,而自古庙会就有的民俗活动、民间绝活表演等绝对不能少,比如民间社火、舞龙舞狮、杂技表演、戏曲等等。但如果仅仅只有这些过去遗存也不行,因为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庙会的表现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增添一些现代元素。

  在小雁塔庙会上,记者也发现了“与时俱进”的痕迹。除了各地民间社火、杂技表演、陕北说书、皮影戏、秦腔、泥人、剪纸等等民俗、民间绝活表演外,庙会上也有极具现代感的时尚歌舞表演、模特表演等。另外,甚至还增加了少年儿童喜欢的动漫展、世界之最蝴蝶展等。
tujian.org


  傅功振认为“能多吸引一些少年儿童来参加庙会,对文化传承是有好处的”。傅功振建议,庙会的与时俱进不仅仅是一个移风易俗,抛弃封建迷信,保留传统文化,挖掘新文化的过程,更应该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术,真正做到庙会的“古今合璧”。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