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荣宝斋:靠什么赢得商机
2009-05-20
  “书画艺术品:4000万元;木版水印:400万元;装裱修复:400万元;文房四宝:200万元。”春节期间,国有老字号荣宝斋的这份丰厚的销售收入清单,着实令人惊讶。

  金融寒冬中,荣宝斋为什么这么“火”?有人说文化市场开始转暖了,有人说这是奥运商机的延续,还有人说这只是一种巧合。“都不是。”荣宝斋常务副总经理王铁全边摆手边说,“是刚性需求和传承创新。”

  艺术品消费是刚性需求

  春节期间,位于北京琉璃厂的荣宝斋总店门口,每天都排起几百米长队。大门一开,顾客蜂拥而入,挤得销售大堂水泄不通。

  “用‘爆满’‘疯狂’形容荣宝斋的销售场景绝不为过。”从事了几十年艺术品经营的王铁全说,“有一天,价值3000多万元的90多件书画作品,短短3小时内就卖了个精光,这阵势我还从未见过。”

  据统计,荣宝斋牛年春节期间的销售总收入突破5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00多万元。其中,117件书画艺术品类商品全部售罄,销售收入高达4000多万元;齐白石、张大千和傅抱石的作品销售收入也创新高,分别达到110万元、86万元和68万元。

  “好货不愁卖。”荣宝斋总经理马五一说,品牌战略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无论是荣宝斋本身,还是经营的齐白石、张大千、范曾等名家精品,件件货真价实,在特定人群中早已形成了品牌效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从投资角度看,艺术品实质上是基于购买者普遍价值认同的商品,升值空间很大,值得投资,因此,艺术品消费是刚性需求,没有绝对的冬天。”

  财政部教科文司负责人王家新说,萧条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包括艺术品消费在内的文化产业,可以给经济震荡中的人们一种精神慰藉与希望。

  突破传统经营模式

  “‘刚性需求’不代表绝对收益。”王铁全说,“荣宝斋如果不根据市场规律进行改革创新,绝对‘火’不起来。”

  “企业结构重组是成功的首要因素。”王铁全说,原先,艺术品、文房用品、印材、瓷器等多个利润点都被划归在业务部,由于艺术品销售一直火暴,从而抑制了其他利润点潜能的发挥,造成资源浪费。

  为此,荣宝斋尝试将业务部进行拆分重组,形成企业内部多个利润点相互竞争的经营态势,成效立竿见影。

  生产、技术“两条腿走路”,是荣宝斋历久不衰的又一大根本。为满足大众市场需求,荣宝斋开辟了一条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生产线,实现在勾描、刻版等环节由电脑分色代替人工技能,以提高效率;同时,保留原有纯手工制作生产线,既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满足了高端市场需求。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荣宝斋在国内15个省份和国外相继设立了分店或合作经销处,并成立了艺术品拍卖公司。

  “这些创新突破了传统单一的经营模式,发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顾客充分感受到文物的历史价值,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成就了荣宝斋现在的‘火’。”王铁全说。

  “一年内上市融资、构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荣宝大厦,是荣宝斋今年的发展方略。”荣宝斋上级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表示,一定要让经过百年风雨洗礼的荣宝斋永远“火”下去。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