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北京歌华天创演艺有限公司创制并运营的视觉交响京剧《新白蛇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两场,戏票全部售罄,票房收入近200万元。自2008年12月15日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实现常态演出以来,截止到今年2月4日已成功连续上演50场,观众人数达到19896人次,每场近400人次观看。
相比较一般旅游剧目在刚上演时市场预热缓慢、观众稀少的常态来说,《新白蛇传》在演出市场上起步迅速,人气稳步上升。对于京剧演出来说,同一剧目在同一剧场连续上演50场,在近年来京剧演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新白蛇传》的横空出世确实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例外。
一些演出市场专家、戏曲专家认为,《新白蛇传》的首期成功上演归功于剧目准确的市场定位及剧目策划。观众普遍认为,《新白蛇传》颠覆了以往京剧的一些规范,舞台漂亮多了,唱腔不拖沓,戏剧节奏快,可以让年轻人坐下来感受京剧、喜欢京剧了。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乱炖”
一些观众看罢《新白蛇传》后会感到好奇:这个剧目太异想天开了,怎么会把“土里土气”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和现代高科技LED大屏幕一齐放到了京剧里?为什么不用传统的小生,而要让老生来唱许仙?为什么要用西洋唱法来反复演唱剧目的主题歌,而京剧本来是没有主题歌的。如此“乱炖”京剧也招来一些人的非议,他们认为《新白蛇传》抛开了京剧应有的严肃与传统,如此发展京剧走不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新白蛇传》的总导演曹晓宁是这样回答的:“在《新白蛇传》的创作过程中我对于视觉京剧的概念,对创新京剧的手法从来没有动摇过,我的信心来自于我们对京剧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来自于对演出市场目标客源实事求是的调查。”
京剧在今天形成了完美完整的戏剧样式。但如果追根寻源,京剧的血脉非常不纯正。京剧是在吸收了京腔、秦腔(陕西)、梆子腔(河北、河南、山西)、弋阳腔(江西)、罗罗腔(湖北)、二簧腔(安徽)、昆曲(江苏)及其他地方民间小调的基础上,逐渐孕育发展定型的。我们的老祖宗在创立京剧时就是将当时最流行的好听好看的艺术形式拿来之后为我所用而终成大器的。曹晓宁说:“像京剧诞生时的情形一样,《新白蛇传》融汇了当今流行的东西方现代艺术样式,在保留了古老京剧经典表演程式的基础上中西合璧、博采众长,使京剧以更加好听好看的现代风貌走近中国年轻观众与外国观众。”
为外国观众量身定做
在市场定位上,天创国际演艺公司的制作团队在了解到北京的常态演出其基础客源70%以上是外国游客这样一个基本现状后,将《新白蛇传》的第一目标客源定为外国游客。那么对外国演出市场最有发言权的演出商们是怎么说的呢?《新白蛇传》的制作团队就该剧的人文主题、戏剧元素、艺术形式等向外国演出商广泛征询了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曾推广过中国昆曲《牡丹亭》的德国柏林SEEART演出公司艺术总监LarsSeeberg建议:如果不全是那种传统曲目的话,我是很乐意去观赏京剧的。如果这是一部全新的作品,在推广中就要突出它的革新性。剧中所表现的主题具有一定的世界性,我相信,西方观众一定会兴趣十足。
在1980年和1982年,曾带两部京剧巡演北美的加拿大伟大艺术家演出公司总裁JohnCripton建议:西方观众无法欣赏传统京剧的演唱方式、嘈杂响亮的打击乐器,以及传统曲目的长度,而这些也正是京剧的一些突出特点。另外,乏味平淡的舞台灯光以及过于简朴的舞台布景,根本无法为作品增加吸引力。巡演时我们对京剧的唱词进行了大幅消减,并增加、强化了武戏的分量与效果。为了达到京剧的最佳演出效果,舞蹈和杂技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同时,为了便于西方观众更好地理解,我们也设法将故事情节简明化,并在演出过程中同步使用唱词的英文字幕。
意大利凤凰歌剧院音乐总监Fransisco建议:《新白蛇传》的音乐风格应既古典又现代,如果两者结合得好的话,一定会受到欧洲观众的喜爱。建议此剧的英文名称避免“蛇”一词的出现,因为蛇对欧洲人来说是一个不好的形象,而应尽量使用“激情”“爱”这样的词汇,激起观众的观看欲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可以说是众多外国演出商与外国观众为《新白蛇传》的创作指明了方向,这也是剧目的总导演曹晓宁为什么坚持把中国传统的杂技、长袖舞、民间板凳龙舞放到京剧里,将最新的LED高科技大屏幕搬上京剧舞台,以老生的真声演唱替换掉许仙传统小生的假声演唱,在单一的京剧音乐里加入交响乐与合唱的根本原因,即满足主要目标市场客源——外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及欣赏需求。
对于中国年轻的观众来说,他们无法看完一场京剧的最大障碍是京剧的节奏缓慢,唱腔冗长。针对这一现状,《新白蛇传》采用了现在年轻人喜爱的西方音乐剧式的充满动感、载歌载舞的舞台呈现方式。
有专家认为,《新白蛇传》视觉交响京剧的诞生,它的意义在于使京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走向大众,走向国外。如果《新白蛇传》能够逐渐成为长期受市场青睐、中外观众喜闻乐见的驻场演出,那么,它将对京剧的复兴起到积极作用。
“不可以对观众说不”
初次亮相的叫好,并不意味着日后的成功。《新白蛇传》剧组在每次演出过后,都会随机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观众进行问卷调查。一份涵盖100位中外游客、旅行者经理、专家及老戏迷的调查显示,剧目满意度达79%。综合各界人士的意见反馈,《新白蛇传》的主创人员正不断地在京剧人文理念创新、人物情感线条与戏剧艺术形式融合等方面对剧目进行不断的提升与完善,以求最终在市场上立得住,演得久,传得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是什么给了曹晓宁这样的底气与勇气,使他有胆量对京剧进行了如此大胆的改革,并使《新白蛇传》成功地立在了首都舞台上?答案很简单,就是实事求是地研究目标市场客源,了解他们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强硬地要把某种我们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艺术形式强加给他们。在观众面前,创作者要有谦卑的姿态,对观众要有服务意识。因为是观众在选择我们的作品,他们可以对我们自以为是的作品说“不”;而我们无权选择观众,不可以对他们说“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