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晓幸代表:加快四川灾后文化重建 |
2009-05-20 |
|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付出了前所未有的辛勤血汗,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坚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关爱。”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用四个“前所未有”来形容刚刚过去的2008年。同时,他还用五个“始终”概括了目前四川省灾后文化恢复重建工作的现状——抗震救灾,文化始终在坚守;面对灾难,文化始终有信念;恢复重建,文化始终有地位;项目启动,文化始终在争取;重建家园,文化始终安民心。
尽管面临着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灾后恢复重建,以及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四川文化工作者们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一方面,国家灾后重建计划将文化作为重要部分列入,投入29.8亿元支持四川省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恢复重建;另一方面,我们欣喜地发现,经济寒流中,四川的文化娱乐业逆势而升,大幅度上扬,这再度体现了文化反周期性调节的性质,预示着又一个文化春天的到来。”
谈到2009年灾后文化恢复重建工作的具体安排,郑晓幸告诉记者,他们将以恢复重建项目为抓手,全面提速文化恢复重建,全年要完成27个文化馆、27个图书馆、5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剧场、10个剧团、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10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项目、26个文化产业项目等一系列恢复重建工作,投资总额将高达52.58亿元。此外,还将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突破口,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用中央灾后恢复重建资金7.38亿元,启动一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完成全省780个灾区安置点板房文化站共享工程的安装调试,并尽早投入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冬天,四川灾区的人民已经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文化可以暖心,文化可以抚慰、振奋精神。因此,恢复重建,文化不能缺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不能掉队;扩大内需保增长,文化要有所作为。”郑晓幸说,他们不仅要用文化参与灾后重建,更要用文化推动四川又好又快发展,为老百姓切实搭建起一座美满和谐的精神家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