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体育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国乒配角的出路在哪里? 人才出国好于故意让球——中图社
2009-05-20
  男单、女单、混双三项目包揽四强,如果男、女双项目不是一个国家只允许三对选手参赛,如果中国女双不是在1/4决赛就碰上内战,这两项也可能在半决赛就完全成为中国队的地盘。混双决赛后的颁奖礼上,四对中国选手同穿红色队服登场,四面中国国旗同时升起,宏大壮观的场面竟让人感觉到有少许讽刺———在该项目上,舆论赛前一度放风:中国队将主动放弃该项目争夺以实现“不包揽”。   很难说中国的年轻混双组合们在比赛中发挥了多少成功力,因此也很难界定中国在此项目上是否真的“放水”,但从新科冠军李平/曹臻赛后的口吻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些中国队中的“配角”们,是盼星星盼月亮地希望在“不那么重要的场合”体现自己的价值。   瑞典常青树佩尔森在退役时说,中国队中不会有人能像他一样打球打到40多岁,因为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球员太容易被淘汰———原来人才济济有时还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会让老而弥坚这样的经典消失。更甚的是,它还让优秀的人郁闷地成了“配角”,然后像饥不择食的老虎一样,把所有小白兔甚至是它们家的萝卜都吃掉,让“狼”们以为被当成宠物养了,倒头来却连萝卜都吃不到。   横滨世乒赛还没到决赛阶段,但已经切切实实地宣告了蔡振华主任的“不包揽”计划失败。关于“养狼”,还是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的观点具有前瞻性,他强调中国作为乒乓球大国,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并不在于“让”出多少个冠军,而最好的做法是要向海外输送优秀的教练员和人才,在技术层面上对乒乓球运动做出贡献。   日本乒乓球少年在本届世乒赛上大放异彩,日本乒协就将此归功于中国教练的贡献,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双冠军韦晴光和福原爱的教练汤媛媛便是当中的典范。汤媛媛2002年开始当福原爱的教练,爱徒2003年世乒赛打进八强。而视野开阔的韦晴光早就瞄上了培养年轻乒乓球运动员这个路子,自2007年起,韦晴光每个月都要往返于东京和东北部的青森之间,在青森山田学院,韦晴光担任该校的乒乓球教练,而该校也诞生了松平健太、丹羽孝希等本届世乒赛的夺目新星。   25岁的张超在世乒赛男单比赛提早出局之后很难过,他表示因为这可能是自己的最后一次世乒赛机会,下一届,他入选世乒赛名单的机会大概只有三成。失落,是中国队“配角”的常态,也是“配角”们的一个普遍状态,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李平一样,从陪练熬成了世界冠军。谈及出路时,张超一脸茫然,在人才济济的“迫害”下,“配角”们或许可以考虑一下沙拉拉的建议,尝试着走汤媛媛和韦晴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