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体育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乒联改革难撼国球根基 国乒应欢迎"遏制性改革"——中图社
2009-05-20
  □张松   从1985年规定胶皮颜色起、至最近提出的“先单后团”的奥运大赛次序调整,国际乒联从规则到器材旨在削弱中国乒球的打压手段可谓花样翻新,但实际结果却是,乒联改革难撼国球根基,正如辽宁男乒主帅于沈潼所言:“中国乒乓球不怕变革,咱们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   客观而言,乒联的改革对个别中国选手影响甚大,现国乒主帅刘国梁的退役即与“小球变大球”的改革直接相关。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才在吉隆坡通过了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因球速的变缓变慢及“无遮挡发球”的规则提出,刘国梁强调变化、以巧制胜的打法受到极大限制,再加上“兴奋剂事件”的困扰,一代名将刘国梁不得不提前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2001年9月1日,国际乒联不顾中国乒乓球界的反对,将比赛由每局21分制改为每局11分制。国际乒联采用11分赛制的初衷是缩短每局比赛的时间,原来打3局的时间,11分制可以打5局,这样比赛就会变得更加激烈精彩。不过,真正能够使比赛精彩的根本原因是提高了结果的偶然性。尽管国际乒联一再强调,11分制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对运动员的技术没有任何影响,但这一变革对已经习惯了21分制,尤其对王楠这样以功力经验取胜、节奏偏缓的慢热选手是当头一棒!   虽然乒联的改革每每给中国乒球造成诸多麻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调整,最后屹立于冠军峰巅的依旧是中国选手,中国乒球不仅未因乒联的“刁难”而形势渐衰,反而却在磨练中越战越强,中国乒球骁将依然是一枝独秀。   中国乒球之所以总能在乒联的强力打压下“逆市反弹”,其根源在于中国乒乓球的人才培养体制与传统底蕴无与伦比。刘国梁形象比喻道:“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体坛的地位,就如同巴西足球在世界体坛的位置! ”   从这一角度讲,已无敌手可言的中国乒球反而要欢迎国际乒联的遏制改革。越遏止,中国乒球的内在发展潜能越能得以激发;越削弱,乒乓球运动的整体形象越会获得普泛影响。国际乒联与一家独大的中国乒球间,将围绕这种特殊的生存形态,展开微妙进退的双赢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