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体育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英国球迷的中国足球梦——中图社
2009-05-20
  一位在中国生活了20年的英国人,从草根足球做起,在中国探寻适合中国足球发展的模式,他所有做的,足以让绝大部分足球从业人员惭愧。   本刊记者/唐磊   《足球无疆》,一本关于中国和中国足球的书,去年5月在英国出版,10月成为威廉·希尔博彩公司眼中的“2008年体育类年度最佳书籍”前6强。近期,该书中文版将上市。   作者罗文,一位在中国生活了20年的英国人,最初为了自己踢球方便,在中国创立英格兰模式的业余足球俱乐部,后难以自拔,开始为中国的草根足球奔走。   现在他的业余足球俱乐部注册会员数为全国之最。他对中国足球的热情,对中国草根足球的贡献,足以让绝大部分足球从业人员惭愧。   通过足球让外国人了解中国   16岁那年,罗文(Rowan Simons)和同龄孩子一起参加英国的国家考试,凭借这次考试成绩,他需要初步选择未来的大学专业。罗文的成绩不好,也不知道将来念什么专业。妈妈让他去问姑婆(外公的姐姐)——一位剑桥大学教授,是家族中最聪明的人。   “你去学习一种奇怪的语言吧。”姑婆对罗文说。   罗文绞尽脑汁后,得出结论,“奇怪的语言”应该就是“不用拉丁字母的”。“俄语、日语、阿拉伯语、中文都算。”罗文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但上世纪80年代苏联是我们的敌国,不可能学他们;我也去过阿拉伯,我不喜欢伊斯兰教对女人的偏见;日语那时在英国很流行,想在大学学日语,成绩要很好。就只好学中文了。”   罗文对中国完全无知,仅有的几个片段是:9岁那年,看BBC的新闻里,一个中国女人被抓起来,在法庭上特别生气地说着什么;新闻里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大陆,罗文觉得竟然有国家没有可口可乐,太不可思议了;邓小平去美国访问;上世纪80年代最受英国孩子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功夫》;日本人拍的电视剧《西游记》是中国人写的。   现在,罗文对中国,至少对北京的了解,不亚于任何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他将自己在中国20年的经历,用一个个和足球有关的故事串联,点滴记录着这个社会的变迁。   他对中国足球的掌故,更是令很多资深球迷和专业人士汗颜。在《足球无疆》中,罗文用大篇幅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足球的发展,罗文说这么做很重要,他要知道中国足球在解放后都经历或者发生了什么,努力解析这项运动历史上的发展进程,为什么那么多人不顾一切地想成功,却没有几个人严肃地对待这项运动。   “英国人以及很多外国人都非常清楚足球是什么,在社会中起什么作用,我想通过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东西,来介绍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国家,通过足球可以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教育、娱乐等情况。”罗文告诉本刊记者,“我也希望中国人能了解外国人怎么看中国足球。”   在说到中国足球的弊病时,时而蹦出的标准普通话国骂,更让人体会到罗文对中国足球的情感。书中有关写中国足球负面的内容只字未删,是罗文最高兴的事。   在北京复制“英格兰足球模式”   1987年9月,学校安排罗文等人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一年。   到中国第三天,罗文和其他留学生组织了足球队,但他们准备比赛时,中国室友告诉罗文,组织任何超过10人的集体活动需要报批。   留学生办公室的老师拒绝了组织球赛的申请。经过一番争取,老师同意了,但要求罗文的球队不能和中国学生比赛,只能外国人自己玩。   这件事留给罗文很深的印象,他说:“这似乎非常奇怪,但是随着我了解增多,发现中国许多事情都是由上而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体育不可能从基层往上发展,足球正是如此。”   一年中,罗文感受到中国物价便宜、美女如云、外国人可以享受嘉宾待遇、还有可能在媒体谋得一份职业的种种好处,他决定留在中国继续学习。   1993年,北京电视台聘用了罗文。不久,罗文作为嘉宾参加北京台的每周足球集锦节目,并开始参与解说英格兰足总杯等比赛。这也是球迷第一次对罗文有印象,一个大鼻子的英国人说着汉语为中国观众解说足球赛,挺新鲜。他解说时说话很少,常常是另一个解说员问他,他才回答。“每次我把场上情况用中文说出来时,发现场面的状况已经变了,点评跟不上画面。所以我尽量保持沉默。”   也是从那时起,罗文有球踢了。1994 年前后,一些在京的外国人相继成立自己的球队,并开始定期举行友谊赛。一些中国的摇滚青年、画家也常参与其中,崔健就是球友之一。   中国队1998 年冲击世界杯失败,所有球迷又回到沉默、沮丧、谩骂中。罗文身处其中,“我开始怀疑,与其喊着帮助中国,一个外国人可能更需要做的是一些实际的事情。”   他研究后发现,虽然当时北京市人口和大伦敦地区差不多,但北京只有30多块足球场,伦敦有近3000块。“当地农民应该把他们的庄稼地给让出来,种上草皮改造成足球场。”这是罗文的想法。   罗文想建立一家业余足球俱乐部,准备先修个足球场。在欧洲,每座年代久远的体育场及其所属的俱乐部,都是由业余场地发展起来的。   在北京找一块地修建业余俱乐部球场几乎不可能,但罗文还是想试试,因为在他的家乡,俱乐部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1880年修建的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就在郊区,随着城市扩大,所属俱乐部纽卡斯尔联队也不断壮大,球场也就保留下来。   最终,罗文和同伴挑中了北京西北部的东北旺国家农场,那里有养鸡场、鱼塘、猪圈。罗文希望在这里按照英格兰的业余俱乐部标准,修建一个球场、一个小的休息室、一个停车场。   1999 年1 月,罗文结识了专门修建足球场的财先生。罗文“鼓励成千上万的人参与足球,需要更多的足球场地”的计划打动了财先生,他答应以成本价帮罗文修一块足球场。同时,东北旺农场也不可思议地答应免费租地给罗文。“我跟农场负责人说,我们俱乐部都是外国人,球场在这里,来的人多了也许可以吸引外国人来投资。而且负责人也是个球迷。”罗文说。   2001年,球场建成使用。罗文等人常常从北京的东部驾车去踢球,来回路程一个半小时,却乐此不疲。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