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报:上帝之手需要被推翻——中图社 |
2009-05-19 |
|
阿德又一只上帝之手把球忽悠进门,教学录像本来该圈出来打上红色大叉的动作,在全世界球迷的眼皮下打上了紫色的猪肉合格章,直播到了地球村各个角落后,没准学踢球孩子真会以为足球是可以用手的。
阿德不是第一个受益者,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国米这次受益不代表下次不会受害,如同益智游戏大富翁里的机会卡,谁也不知道下次是拿到奖品还是接受惩罚。那一句“将长期在足球世界存在的人类错误”(亚足联主席哈曼在2004亚洲杯决赛后确认日本以手球战胜中国夺冠时语),听上去挺浅显的话,意思还真的很高深——高科技究竟是否该引入足球领域?这个问题很复杂。
当然我们可以环顾四方,看看网球用了鹰眼,看看F1使用回放,更有甚者篮球还可以停个一两分钟让一堆有事人没事人当场就录像开个辩论大会。只有一直号称可能将高科技引入的足球,迟迟没能兑现诺言,手球、假摔、球是否过门线……这些种种已经成为足球“不可抗自然外力”登堂入室,每每成为比赛的主角,如今习惯了连各位看官们都已经见怪不怪。
为什么只有足球不行。关于这个话题的辩论一直存在,赞成引进高科技手段的人说,比赛就应该是公正的,必须严防利用规则不道德行为,还足球一片纯净的天空。不赞成的人则说,错误正是足球特有的魅力,足球本就是充满未知的,不完美的,争议的,足球的连贯性不应该被人为破坏。公婆都在理。因为谁也不能说服谁,足球场还是为裁判一手把持,他们的权威更因此被无限扩大成“不可挑战的”。
既然这是谁也不能被谁说服的一场争论,也许是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时候,我们或不需要引入高科技手段,却十分需要这种科学求真的精神——敢于推翻自己。毕竟,“将长期在足球世界存在的人类错误”定语再长其实质仍是个错误,既然是错误,足球裁判便不要把自己的所有判断看做是不可更改的判决。偶尔看看篮球,这不,CBA津粤大战上,积臣在最后3秒钟的绝杀翻盘正是来自于裁判的知错能改。推翻也是一种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