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食品包装机械行业产值平稳增长 |
据报道,今年1~5月,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243.23亿元人民币,工业销售产值23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9.07%和7.36%。但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出现下降,分别为8.75亿元人民币、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下降4.89%和15.82%。 其中,包 |
|
奶粉涨价被疑有失诚信 边提价边促销企业心虚 |
随着惠氏奶粉在国内的率先提价,一股内外资奶粉纷纷酝酿涨价的暗流正在涌动。尽管"成本上涨"之说冠冕堂皇,然而事实却是当前国际原料奶粉价格在持续走低。一方面外资奶粉大幅提价,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国内奶粉也准备纷纷跟进;而另一方面,由于奶粉的大量积 |
|
我国开展乳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试点 |
7月23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哈尔滨市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三方通过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在黑龙江省开展以乳制品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试点示范工作。该试点将建立 |
|
张俊修:“添加门”是对凉茶的最后一波质疑(3) |
1 2 3 ■企业声音 凉茶企业 呼吁标准出台 凉茶企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凉茶行业发展势头看好,但是要实现凉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一起去努力克服,其中最为紧迫的就是要抓紧制定行业规范,加大对凉茶行业的支持力度。 疾呼行业规范出台 |
|
白酒消费税尘埃落定 一线白酒厂家对提价谨慎 |
白酒消费税在市场的一片争议中终于尘埃落定,此次消费税调整保持税率不变,但是将税基提高至出厂价的50%至70%,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对规模较大和利润较高的大企业原则上提高至60%至70%。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调整白酒消费税意味着我国消费税制的设计更加完善 |
|
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研讨食品安全 |
近日,借助亚洲食品配料、天然原料、健康原料展览会的平台,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联合浙江省食品添加剂工业协会、江西省食品添加剂协会共同举办了食品安全法规暨食品添加剂应用研讨会,邀请法律专家讲解起草《食品安全法》的过程,具体解读《食品安全法 |
|
张俊修:“添加门”是对凉茶的最后一波质疑(1) |
1 2 3 策划动机:凉茶,从一种起源于岭南民间的药饮,到成功申报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风靡全国的功能饮料,可谓是一波三折。业内预计,明年罐装凉茶的全球总销量就能超过可口可乐,凉茶铺的数量将超过星巴克。作为未来饮料行业的王者,在经历“添加门”事件后, |
|
张俊修:“添加门”是对凉茶的最后一波质疑(2) |
1 2 3 ■中医观点 现代凉茶是植物饮料 凉茶,顾名思义是用寒凉的药物制成的,地道传统的凉茶具有清热、解毒、降火、祛湿的功能,广东省中医院药师佘自强认为,传统的凉茶是一种“民间自我保健的热饮”。而凉茶发展到现在,现代凉茶应运而生,大部分凉茶,尤其是罐装 |
|
乳品行业整体回暖 国产乳业或临新一轮整合和洗牌 |
中新网7月30日电 近来,洋奶粉纷纷提价,部分国产奶粉则加大营销攻势,以江西美庐为首的国产奶粉产销量翻倍,凭借品质优势不仅在二线城市大举占领市场份额,同时在一线城市开始以其没有历史背负、价格适当的优势与洋奶粉分庭抗礼。 日前,记者了解到,上月美 |
|
提高白酒消费税不如落实禁酒令 |
传言已有数月的白酒消费税调整一事终于有了确切消息。7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公布《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若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售价70%以下的,税务机关应核定最低计税价格。分析师表示, |
|
食用油强强相争,二三线品牌崛起 |
在继今年4月底投入40亿巨资在天津兴建我国北方最大粮油基地之后,中粮集团在食用油领域再次出手,于日前推出高端食用油产品“福临门”新一代植物甾醇玉米油。中粮集团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全产业链”模式,形成国产食用油的优势,与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
进口奶粉频涨价 地产奶粉抢占“半壁江山” |
自从奶粉事件之后,进口奶粉价格开始持续上涨,一年内涨幅达到近30%。而近日记者走访哈市各大超市了解到,很多国产品牌奶粉尤其是我省地产奶粉价格不但没涨,而且还在进行各种买赠促销活动。 记者近日在哈市部分超市走访时看到,多美滋、美赞臣、惠氏等进口 |
|
白酒“涨”价声四起 市民开始“囤”酒 |
预计白酒消费税正式调整时售价仍有上升空间 本报记者走访广州各大商场发现,已有商场将白酒价格上调,其中茅台、五粮液涨幅最大,最高达10%。 零售商向记者透露,目前卖场的存货很紧了。因为不少经销商预料到白酒涨价,已经开始囤货。 随着白酒消费税制调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