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评论:96%的免费公路何时成为现实--中图社
2011-03-24

  交通部门既然列出了96%的免费公路[GongLu]的目标,那就还是需要有个日程表,民众能够看到明确的时间节点,也就对终结公路[GongLu]高收费乱象有信心。

  据交通运输部发言人何建中3月23日介绍,“非收费公路[GongLu]”将占全国公路[GongLu]总里程的96%以上,免费公路[GongLu]将成为中国公路[GongLu]的主体。中国将研究构建“两个路网体系”,即以高速公路[GongLu]为主的低收费、高效率的“收费公路[GongLu]体系”和以普通公路[GongLu]为主的体现政府普遍服务的“非收费公路[GongLu]体系”。(3月23日新华网)

  这一表态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对物流成本占GDP20%的中国来说,降低收费公路[GongLu]的比例和费率将大大降低全社会的运输成本。

  但是,公众所感觉到的是公路[GongLu]收费普遍化,社会越来越不堪重负。河南禹州天价过路费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逃费数百万获利仅数十万,这样强烈的反差让人难以理解,也折射出中国收费公路[GongLu]所存在的种种乱象。交通部的最新表态,让人看到了解决收费公路[GongLu]乱象的希望。

  不过,人们希望交通部能够接下来给出一个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现在,收费公路[GongLu]政策已存在20余年,越来越多的收费公路[GongLu]已达到或接近停止收费的年限。但是,按时取消收费的公路[GongLu]却很罕见,很多公路[GongLu]通过改造升级或其他理由继续延期收费,并未计划取消收费。所以,交通部门既然列出了96%的免费公路[GongLu]的目标,那就还是需要有个日程表,民众能够看到明确的时间节点,也就对终结公路[GongLu]高收费乱象有信心。

  另外,公众也非常想知道,现有公路[GongLu]的构成,例如县以下低等级公路[GongLu]里程,现在到底有多少收费公路[GongLu]。

  按交通部发言人的说法,目前公路[GongLu]网中有95%的高速公路[GongLu]、61%的一级公路[GongLu]、42%的二级公路[GongLu]是收费公路[GongLu]。这些数据都不能反映收费公路[GongLu]和免费公路[GongLu]之间总体关系。

  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公路[GongLu]通车总里程达到386.0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GongLu]6.51万公里。由此可见,高速公路[GongLu]仅占公路[GongLu]总里程的1.7%。如果未来收费公路[GongLu]以高速公路[GongLu]为主的话,这是否意味着,按4%的收费公路[GongLu]比例来测算,未来高速公路[GongLu]的收费里程不是减少而是要大幅增加?交通部所称的免费公路[GongLu]为主体,究竟是指何种情况?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说明,否则就会给民众带来困惑。

  不可否认,允许公路[GongLu]收费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公路[GongLu]建设,不仅有效缓解了彼时中国公路[GongLu]的紧张状况,同时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更为社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公路[GongLu]尚不发达的中国而言,收费公路[GongLu]政策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社会所需要的,不仅是96%免费公路[GongLu]这样一个目标,还包括收费公路[GongLu]信息的公开透明。

  □柴桑(学者)

     相关链接
    ·7万元实用型小车 选那一款最合适?--中图网
    ·买第一辆车实用最重要 不要盲目追高--中图
    ·春季检测应重视:底盘系统是重点--中图网
    ·广汽集团一口“吞下”长丰 确定换股比例1.6
    ·5年内二手车和“准新”二手车 选哪个好?--
    ·汽车润滑油使用注意4误区 不是加越多越好--
    ·车辆停放小区惨遭水浸 物管公司赔不赔?--
    ·锦湖轮胎13张认证证书被停 相关产品被禁出
    ·不同车主、不同车型二手车保险 四种方式按
    ·供给将呈现紧张态势 部分日系车酝酿全面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